常州市武进区星韵学校
市级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课题网站 > 常州市武进区星韵学校 > 课题列表 > 所有课题 > 市级 > 彰显美学精神的小学古诗文教学样态 的研究 > 课题成果

结题报告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人:wjxyxx  发布时间:2021-12-31  浏览次数:

常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

“彰显美学精神的小学古诗文教学样态的研究”

结题报告

常州市武进区星韵学校

毋庸讳言,一段时间里,美育在整个教育中相对属于短板。在一些人看来,美育工作是少数人的事,也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要接受美育;在具体的美育工作中,存在着以技代艺、重应试轻素养等现象; 更不要说对美学精神的培植了。也正因此,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9月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出让每个学生都享有接受美育的机会,去年教育部又与13个省区市签署了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备忘录。从学校到家庭和社会,都要更加重视美育,摒弃功利化的美育倾向,保护好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到让他们受益一生的美育。美育,是对美学精神的呼唤。是回归对孩子生命直觉的引导,用美来温润孩子的眼睛和心灵。美学精神体现在能让孩子们感受到什么是“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什么是中国画的“远山如黛、近水含烟”,什么是诗词书画背后的人生际遇、家国情怀。也正是在这种可感可知的审美中,引导孩子领略古今中外的艺术瑰宝,让美学进入日常生活,进而在审美中提升核心素养。本结题报告是对这三年来星韵学校开展彰显美学精神的小学古诗文教学样态研究的相对全面的描述与反思,主要分为六个部分:一、课题试图解决的主要问题;二、课题核心概念的再理解;三、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四、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与方法;五、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六、课题研究的价值与社会效益。

 

一、课题试图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传统的古诗文教学重视积累背诵,却轻视灵活运用

很多教师在课堂上以及课下都非常强调古诗文的背诵,这种背诵仅仅局限于简单地记忆,并没有多少对于古诗文内涵的理解,使学生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因为是囫囵吞枣似的简单记忆,学生不能够熟练地运用所背诵的古诗文,更无法从中体会到古诗文的美感,从而有损古诗文教学的质量。

(二)传统的古诗文教学重视教师讲授,却忽视学生感悟

在古诗文教学的课堂上,教师们总是滔滔不绝地向学生讲解重点词语的意思、每句话的意思,整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等等。教师在向学生的讲解上投入了绝大部分的精力,自然无暇顾及让学会生从诗词中产生自己独特的感悟,这样只会导致学生一味地抄录与背诵教师所灌输的标准答案,使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学习毫无兴趣可言。

(三)传统的古诗文教学注重知识积累,却忽略能力培养

新课标提出了三维教学目标,然而目前的古诗文课堂教学往往过于注重认知、情感目标的达成,却忽视了方法目标的制定与落实。古诗文教学中,教师通常按照介绍诗人的历史背景——解读字词含义——理解诗句大意——诗词白话化——总结诗词思想——背诵等环节进行教学,偏重诗词大意的理解。更有甚者,有的教师用 “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完全省略了对古诗文学法的指导这一步骤,直接把诗文大意和思想情感一股脑地灌输给学生,这严重扼杀了学生的兴趣,使其古诗文学习能力极大地弱化,更别谈文学欣赏和审美教育了。

以上所述的种种不良教学倾向,致使古诗文的审美意蕴被分解得支离破碎,使其失去审美价值和感染力。这些也仅仅只能应付考试,却不能使学生体会古诗文中所蕴含的美好的情感,学生再也无法爱上古诗文的学习,这会给传统文化的弘扬带来了极大的负面作用。

 

二、课题核心概念的再理解

(一)对“美学精神”的理解

美学是以人的审美活动为具体研究对象,通过研究人的审美活动起主导作用的精神世界,以唤醒和使人自觉建构起审美意识和获得审美能力,确立起人类文化的审美价值体系。人之所以需要审美,主要是满足人类精神家园的需要,以达到愉悦精神,使生活有诗意,使人生有意义。审美还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完善人类自身,使人高雅和有品位,以促进人类文明水平的提高。一个民族的审美能力也是该民族精神成长状况的重要标识。

(二)对“古诗文”的理解

教材中的古诗文,作为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语言精炼优美,具有深刻的意蕴和动人的境界,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纽带。2019年秋季,统编版语文教材在全国内投入使用,1-6年级教材中的古诗词由原来的75首,增加至112首,增幅高达49.3%,同时新增了16篇小古文,古诗文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三)对“教学样态”的理解

教学样态可以定义为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作为结构框架,突出了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颁发,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学不能仅仅满足于学科知识的传授,要在此基础上,更加重视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保护,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重视小学生内在心灵的成长,包括思维、情感、性格、能力等方面的发展;重视小学生的大量阅读;课堂教学应生动有趣,吸引学生。这些,才是小学语文教学应有的样态。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在课题开题报告中就作了进一步修改与完善,因此,整个研究过程一直围绕修改完善后的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展开各项研究,但毕竟当时处于研究开始阶段,一些具体的研究内容尚不很明晰,所以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始终处于不断修正、不断聚焦、不断完善之中。

(一)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形成能够彰显美学精神的小学古诗文教学样态。

2.通过研究,开发出一系列的能够彰显美学精神的小学古诗文教学的路径和方法。

3.通过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审美情趣的提升。

(二)研究内容

1.关于彰显美学精神的小学古诗文教学样态的文献研究和理性思考

近年来,我国社会掀起了传统文化热,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中,都论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问题。古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作为经典被传承,被语文教材放在极为凸显的位置,它关乎着学生的精神底蕴和民族身份认同的问题。本课题立足研究如何在古诗文教学中彰显美学精神古诗词的教学,充分挖掘小学古诗文的内涵、历史价值和教育意义。

2.区域内当前古诗文教学的现状及儿童美学精神的调查研究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阅读情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学校、课堂不再是阅读的全部场所,纸质阅读也不再是知识的全部来源。每位学生都置身于一个更立体、更丰富的知识世界。一首诗歌,可以读、可以唱、有画可赏、有影视可鉴。在这样的背景下,我校学生的美学精神的现状,学生学习古诗文的现状,古诗文教学的课堂是一种怎样的状态和样式,教师的教学、师生的互动、教学所利用的资源的情况,都是本课题研究之初所要调查研究的。

3.基于课标的时间轴上的小学古诗词重组的教学研究

古诗文的背后是文化和历史,美的传承,要对国家课程中出现的古诗文进行美的分析和排列顺序的重构,以时间为轴打破国家课程编排的固有界限,对国家课程的古诗词进行梳理,让孩子们更加理解诗歌的表达美学,唐代的开放、快乐、张扬,宋代的婉约、凄美,忧愁,在美的延续的视角下,实现古诗文教学单元的重新架构,拥有历史文化的单元意识。在国家意志的基础上进行校本的转换,建立时间轴上的古诗词教学,体现美学精神的生长性。

4.彰显美学精神的古诗文教学样态的研究

彰显美学精神的古诗文教学的教学方式是探究性学习,教学理念是让学生的美学精神得以张扬,教学主张是基于古诗的文化元素进行教学。学生往往需要去做更多的前置性学习,基于“文化元素”的古诗群文展开研究,发现某类古诗的文化元素之核,提供给学生阅读经典作品的新的视角,培养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

5.“中国诗儿童韵”交互资源平台建设的研究

多途径开发教学资源,从校内、校外、课堂、网络等各种途径开发古诗文的教学资源,为学生学习古诗文提供保障。其中,努力开发“中国诗儿童韵”交互资源平台,清晰呈现学生的研究过程,为学生开辟互动交流与资源共享的空间,也为学生古诗文的研究成果提供展示的平台。

6.彰显美学精神的古诗文经典课例的研究

在彰显美学精神的古诗文教学样态研究中,积累优秀经典的课例。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与方法

本课题计划3年时间完成。根据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将呈现为前后相继的四个环节,即通过现状调研发现问题―研究分析原因―通过实践探索形成方法―总结经验与规律。在教研方法上,这四个环节运用的是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等方法自然融合并用。整个研究过程初步划分为四个阶段:

(一)启动阶段(2018年12月——2019年5月)该时期属于课程准备和启动期,现阶段主要任务:

1.启动、筹备、组织队伍,设计方案并组织论证,确定方案,落实目标。

2.成立活动领导小组,构建古诗文教学研究框架体系,并进行探讨完善

3.在总结我校已有经验和认识的基础上,讨论并确定课题推进模式。

4.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选择试点对象,开展基础性研究,并进行细致科学的分析总结。

5.通过优化系列资源开展有具有我校文化特色的课堂教学研究与展示活动,尝试评价内容方式的转变。

6.组织理论的学习与研究,文献收集、交流学习。

(二)实施第一阶段(2019年5月——2020年5月):本课题进入成熟期,“成熟”不仅包括课程实施水平的成熟,更意味着由具有一定特色的语文课堂教学生长与繁荣,它将成为我校课程建设的一大亮点。现阶段主要任务:

1.按照课题目标和具体的实施方案,部署并落实相关的研究工作。

2.在认真修改创新古诗文教学研究框架体系的基础上,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3.点面结合,寻找问题,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一方面通过相关研究活动来展示推进课题的逐步开展;一方面重视古诗文教学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及体现“文化自信”的校园文化氛围方面的营造与建设

4.编写校本教材搜集优秀古诗文作品,采纳先进的教育方法,并结合本校学生的认知及学习实际,深入浅出,适当引入书法、绘画、音乐等传统文化艺术内容,引领少年儿童简单快捷地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5.重点研究并落实好对教学活动、学生及教师的考核与评价

6.深入研究,及时总结实践中创造的成果;认真梳理并研究存在的问题,适时调整项目实施方案并对打造我校特色的语文课堂作深入的研究与调整。

7.撰写第一阶段研究报告,进行中期评估。

(三)实施第二阶段(2020年5月——2020年10月):根据中期评估意见研究调整方案,继续推进实践研究。现阶段主要任务:

1.依据理论理念,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注意各年段之间的梯度和衔接,并依据成效进行研究活动及项目的调整和改进。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科学的体系。

2.扩大和推广成果,实现全面渗透,再辅以应用型实践研究,追求一种突破,用来不断提升和完善本课题研究推进的品质。

3.依托主课题加强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4.注重文化建设,逐步扩大规模和影响。

5.整理论证教育成果,形成有效的推广策略,全面提升我校的语文教学水平。

(四)结题阶段(2020年11月——2021年6月):收集整理材料,撰写结题报告,申请结题鉴定。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与现状调查

1.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近年来,我国社会掀起了传统文化热,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中,都论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问题。古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作为经典被传承,被语文教材放在极为凸显的位置,它关乎着学生的精神底蕴和民族身份认同的问题。古诗词的教学,再次成为了教育的热点问题,作为一线的小学语文老师,要思考的是究竟该传承些什么,小学古诗教学究竟该教到怎样的程度,仅仅是割裂状态下的读、背、默,不能满足当下儿童的学习水平和认知需求。

特级教师王崧舟提出了“诗意语文”的主张:在他的代表性课例《枫桥夜泊》教学的最后建立起了“钟声”和“明月”两种意象的重叠和关联,让学生在读诗的过程中发现一种文化密码。

刘树春在《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17.5-6发表的《读古诗 话离别——经典古诗群文阅读教学案例》《赠汪伦》《送别》《送元二使安西》组合成以“送别”为主题的群文。目前,有部分教师在尝试在做古诗的群文阅读,而像刘老师的这类古诗文群文阅读的研究只是某些教师的某些偶尔的课例,还没有形成体系。

张隽在《上海教育》2018年6月刊中撰文《诗意课堂之美学回归——在文学接受过程中改进中学古诗词教学策略初探》中的观点是:古诗词的教学,本身就是一个需要唤醒学生的阅读热情、潜能和创造力的过程,是美学意识和鉴赏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关注学生的感受,从心理机制的孕育到期待视野的扩展,是一个动态的审美过程。但是当前的课堂上,古诗词之美失落在长期固有的教学模式里,需要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对古诗词的教学进行改进。

黄斌老师在《中小学教材教学》2018年第3期发表的《指向核心素养的古诗教学策略》中针对当前古诗教学轻诵读、轻意象、轻想象等问题,提出“寻找意象,走进意境;品鉴炼字,精准表达;多样诵读,感受律动;想象补白,古今对话;背景补充,知人论世”等教学策略,指向于学生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的发展。

以上这些研究中,我们不难发现,“古诗群文阅读”“古诗美学意象”“古诗主题性研究”已经被一线的教师关注和开发,但是,尚未基于时间轴的视角对古诗文的美学发展进行关注,没有与儿童“美学精神”的生长相匹配的古诗文教学资源,也没有多种古诗文教学样态的开发研究,有待于本课题进行系统性的设计和序列化的开发。

2.区域内当前古诗文教学的现状调查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阅读情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学校、课堂不再是阅读的全部场所,纸质阅读也不再是知识的全部来源。每位学生都置身于一个更立体、更丰富的知识世界。一首诗歌,可以读、可以唱、有画可赏、有影视可鉴。在这样的背景下,我校学生的美学精神的现状,学生学习古诗文的现状,古诗文教学的课堂是一种怎样的状态和样式,教师的教学、师生的互动、教学所利用的资源的情况,我们设计了调查问卷,利用快捷的软件平台进行了数据的分析。通过对星韵学校五年级121名学生的调查问卷,我们有以下发现:

学生对古诗的喜爱程度。大部分学生喜欢古诗词,仅有个别学生表示不喜欢古诗词,大部分孩子能够背诵20-40首古诗词。但是学生学习古诗词的途径主要来自教师和课堂,并且希望老师多进行拓展。阅读古诗词的动力主要来自于老师要求和自身主动。

古诗词对学生的影响程度。孩子能够在读古诗词时联想到画面,并且认为学习古诗词最大的收益就是提高了识字、阅读、写作的能力。绝大部分孩子能够在生活中见到事物或者景色有时能够运用古诗。

古诗词教学方式:课内古诗文的教学绝大多数教师还是秉承传统,采用“讲授法”和“问答法”,孩子对这种方法适应并且喜欢。从背诵古诗的方式来看,大部分孩子运用看图欣赏、理解记忆等方式进行,说明对古诗词的内容是理解的。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还有部分孩子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背诵,说明教师的教学方式上还有很大的改变空间。

(二)把脉美学精神的生长性:基于课标的时间轴,重组古诗词教学

古诗文的背后是文化和历史,美的传承,要对国家课程中出现的古诗文进行美的分析和排列顺序的重构,以时间为轴打破国家课程编排的固有界限,对国家课程的古诗词进行梳理,让孩子们更加理解诗歌的表达美学,唐代的开放、快乐、张扬,宋代的婉约、凄美,忧愁,在美的延续的视角下,实现古诗文教学单元的重新架构,拥有历史文化的单元意识。在国家意志的基础上进行校本的转换,建立时间轴上的古诗词教学,体现美学精神的生长性。

本课题组多次围绕“彰显美学精神的小学古诗文教学”的活动主题开展教学研究,基于课标的时间轴重组古诗词教学,也成为我们研究的重点项目和难点突破。武进区协作西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在星韵学校开展,袁丽老师执教主题为“不遇之遇”的《游园不值》与《寻隐者不遇》的诗歌比较阅读教学。

教学中,老师通过情景创设,先帮助学生初步建立隐者形象,同时选择一组与“红杏”有关的诗句,把具有相同意蕴的诗句加以对比,代替生硬的讲解,以诗解诗。学生逐渐看见了“青苔”意象背后隐者的淡泊宁静、远离俗尘,看见了“红杏”意象背后的春意盎然并明了其中国美学中“留白”之美。学生融入诗境之中,仿佛就在寻隐者,虽不遇,亦没有遗憾。诗中隐者采药为生,济世活人,是一个真隐士,白云显其高洁,苍松赞其风骨。《游园不值》花园的幽僻冷清,可是红杏出墙从冷寂中写出繁华,诗中人是优美的情、高洁的人,其人懒于社交,无心利禄,已不言可知。门虽常关,而满园春色却溢于墙外,其人怡情自然,丰神俊朗。两首诗的作者作为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离开繁华的都市,跑到这超尘绝俗的青松白云之间来“寻隐者”,其原因也是耐人寻味的。学生在这样的诗文重组教学中了解到无论是唐代还是宋代,“隐者”文化都是一脉相承的,他们是浊世之外的一股清流。与彰显美学精神的诗歌教学“不遇而遇”,学生在课堂中遇到了快乐,遇到了自由,遇到了生长。

(三)彰显美学精神的基因性:“文化意象”品悟为核的群诗阅读教学样态

1.以“文化意象”赏鉴诗词意味

学生对某种“文化意象”的发现,是在一定量的同基因的诗歌的叠现上产生的。作为一线的教师,要努力找到散落在各个角落的同根同元的诗句,用巧妙的形式进行呈现,学生才能在类群的欣赏中,体会出诗人意象选择的真正意味。

小学语文教材的古诗中出现过很多的“池塘”意象,《江南》中的“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池上》中“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小池》中的“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以及很多课外的学生也耳熟能详的关于池塘的诗歌,“池塘”是田园诗歌中的常见的文化元素,以其清澈象征纯粹,以其宁静象征平和,以其活泼象征生机,有着恬静而浪漫的文化象征意味。这些诗歌中大大小小的池塘散落于各册语文书之中,学生也很难建构起关于“池塘”文化想象。六年级语文教材中恰好出现了半亩崭新的方塘——朱熹的《观书有感》中的池塘,这首诗中的“池塘”意象与学生之前所学的池塘诗歌中的意象之间能建立怎样的链接?我们带着学生作了一番尝试。

师:同学们刚才用自己的话描述出了自己想象中的那半亩方塘的样子。如果只让你用一个字来形容这半亩方塘给你的印象的话,你会用哪个字?

生:清。

师:清如许,如此的清澈!作者都忍不住赞叹。

生:明。一鉴开,像一面明亮的镜子一般打开,我感觉它特别明亮。

生:亮。天光,天上的光彩、天上的光线映射其中。

生:洁。源头活水,有水源源不断的注入和流淌,让它始终洁净。

生:美。天光云影共徘徊,最美的风景倒映其中。

师:同学们说了这么多字,它是清洁的、明净的、透亮的,它还如此美!

师:我们不妨来想象一下。这一天,朱熹从书房出来,信步走到了这半亩方塘边,他有可能看到这方塘边长着草——

出示诗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齐读)

师:他还有可能看到这方塘里有什么呢?你会联想起曾经接触过的哪句诗呢?

生:可能有鱼。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生:可能有莲子——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生:可能有树荫——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

师:然而,你发现,朱熹笔下的方塘,什么也没有描述,没有草,只有——

生:天光云影共徘徊。

师:没有鱼,只有——生:天光云影共徘徊。

师:没有莲子,只有——生:天光云影共徘徊。

师:没有树荫,只有——生:天光云影共徘徊。

师:诗人为什么只留下了“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意象?因为它是洁净的、明亮的、清澈的,正如——心湖之澄澈明净。 全诗以方塘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这是借物喻理的名诗。

诗人来到小池塘边,能见到的一定很多,会有池畔青草,正如“独怜幽草涧边生”“青草池塘处处蛙”;会有池塘里的游鱼,正如“鱼戏莲叶间”;会有池塘里的莲子,正如“溪头卧剥莲蓬”……然而,这半亩方塘里什么也没有,没有青草、蛙、游鱼、莲子,只剩下了天光云影,那么干净、清亮的半亩方塘。

诗人一定在各种时节、各种天气中遇见过这半亩方塘,可能是下着绵绵细雨的春天,迷蒙的雨雾给它笼上了轻纱;可能是烈日炎炎的夏天,阳光灼热地洒下万点金光;可能是下着大雪的冬天,水面特别的清冽寒凉。但这首诗中的半亩方塘,可能是怎样的时节和天气中的半亩方塘?可能是一个秋高云淡的日子,让风吹过来,让阳光照进来,让云影映进来,让鸟飞过来……映照一切,悦纳一切,美化一切。这样的“池塘”文化元素,已经伴随着一组诗,浸入学生的梦境与心田。

2.以“文化意象”激发诗词意趣

语文教师上古诗课,喜欢遵循古诗教学的四部法:读诗句、解诗意、悟诗情、入诗境。有板有眼、亦步亦趋,似乎这四者之间有着清晰的界限。学生读诗的起点在哪里、兴趣在哪里、感觉在哪里,反而被忽略。于是,一首诗歌,教师未教之前,学生似乎还很喜欢,教了之后,反而意兴阑珊。

彰显美学精神的古诗文教学样态应以“文化意象”来激发学生体会诗词的意趣。教学张继的《枫桥夜泊》,老师先问学生:“这首诗给你们什么感觉?”学生甲:“安静。”能从古诗中看出“静”来,说明他们已经置身于诗歌的意象之中了,于是老师追问:“为什么是安静呢?明明有声音啊?有什么声音?”孩子们便开始一一罗列:乌啼,江边树丛中乌鸦啼叫的声音;钟声,钟声来自哪里?远处寺庙传来当当当的钟声,在夜空中回荡。

聊完这些声音之后,老师随即挑起了学生的思维冲突:“明明有这么多声音,为什么还觉得安静呢?”学生答不上来了,老师慢慢引导他们想象生活中的类似经历,只有在最宁静的早晨听见树上的鸟鸣,最宁静的夜晚听到楼下的猫叫。他们瞬间明白了,静得能听到乌鸦的叫声,静得能听见远处寺庙的钟声,这是在以声音写安静啊!

“文化意象”的矛盾冲突中,老师和学生一起体会了诗歌意趣:一艘船,一盏渔火,时间是夜半,诗人却没有睡着,他听到岸边乌鸦叫,看到月亮落下去,听到遥远的地方飘来的钟声,翻来覆去睡不着,满腹愁绪——对愁眠。同时,师生结合之前学过的诗词,展开类似表达方式的交流与讨论,让群诗阅读教学样态有了新的诠释与注解。

3.以“文化意象”创生诗词意境

诗歌是用意象来说话的艺术,意象在诗歌中无处不在,很多已经沉淀成了独特的中国文化符号,因此,通过关联的视角来理解诗歌中的文化意象,可以从另一个认知的角度重新阐述诗歌的涵义。

教师通过和学生一起探讨古诗中的文学意象及其承载的中国独特的文化元素,不仅能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相关诗歌的艺术特色、思想内涵,还能帮助学生解读到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从而跳出课堂的拘囿,跳出一首诗的窄境,在关联的视域下纵横徜徉于多首气韵想通、血脉相连的诗群之中,从更高的思想角度理解中华传统文化,自觉地加以弘扬和传承。

【案例】以《诗经 子衿》教学为例

传送爱情的诗歌多得浩如烟海,为什么这首诗如此经典,如此有名呢?一定有内在的秘密,我们来看看。

1关于“音乐美”的讨论

生:(谈发现)第一节和第二节,大多数字多是一样的,只是改了几个字,把子衿改成了子佩,把心改成了思,“不嗣音”改成了“不来”。

师:有了回环往复、一咏三叹之美。(板书:音乐美)既然第一小节和第二小节如此相似,能不能调换下顺序呢?

生:不能,心是看得见的,思是看不见的。一开始在埋怨他怎么不传递音讯,后来埋怨他怎么不来呢,埋怨升级。

关于“心理描写”的讨论

师:最熟悉的一句话是哪句话?

生: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师:这句话很有名气啦,后来还变成了“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师:我们看了前面两段话的时候,以为他们已经隔了很久很久没有相见啦,看到最后这句话的时候,才发现才隔了一天,一天不相见,就像隔了三个月那么久,这是怎样的一种相思!

师:出现的两个时间,一日和三月。一日是什么?

生:客观的时间。

师:三月是什么?

生:主观的时间,是在这个女子心里流淌过去的时间。

生:强烈的反差。八个字,心理完全地刻画出来了。

师:这样的心理刻画,你们说传神吗?微妙的情感传递得如此淋漓尽致。(板书:情感美   揭示——心理描写手法,在后世文坛已发展得淋漓尽致,而上溯其源,本诗已开其先。)

2关于意象的识别

师:诗中有几个意象?所谓意象,就是我们能看得见的东西,圈一圈。

生:青青子衿、青青子佩  

师:为什么不是青青子衣呢?

生:用细节代表了全部,观察得非常细致,连他的“子衿”“子佩”都成了女子难以磨灭的印象。

师:不写这位男子怎么英俊、怎么潇洒,只是用“子衿”“子佩”来指代他,含蓄、美。除此之外,还有高高的城楼。简简单单的三个意象,却让整首诗的意境那么美。

师:有了这青青子衿、青青子佩的意象,诗就美了,这就是诗歌中比兴手法。诗经中还有很多这样美美的意象: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师:学到这里,我们终于明白了这首简简单单的《诗经 子衿》能够穿行千年来到我们面前的原因了,它的音乐美、情感美、意象美,心理的刻画,比兴手法的运用都登峰造极了。于是,它变成了更多的其他形式的艺术。我们来欣赏一下。

学生观看国乐壹号出品的哈辉演唱的《相和歌——子衿》MV谈观感时也是依照课堂上谈及的“意象美”为评价话题,学生发现此部MV同样是在衣襟、配饰、城楼等细节处加以反复地映现和渲染,沿着原作的意象在行走,在回环往复,音乐是古风的舒缓节奏,有音乐美、结构美、意象美,透出了浓郁的古典美。

班级里参加学校舞蹈队和合唱队的同学还模仿2013文化部春晚的节目《汉唐乐舞 相和歌》排练出了歌舞节目,歌之蹈之。艺术都是相通的,正是因为《子衿》这首诗太美了,所以有源源不断的艺术魅力被开掘出来。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於鸟、兽、草、木之名。在学生的毕业季,我带着他们从这首诗走进《诗经》的优美天地,去那里寻找最优美的汉语言。

(四)倡导美学精神的创新性:“喜闻乐见”兴趣为主的言语实践教学样态

1.创立“跟着小丫学古诗”公众号,开设“诗韵·有读”班本课程

部编版教材更加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更加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与传播“诗韵•有读”课程应运而生。王小亚老师开发的“诗韵·有读”课程,在设计的最初就已经规划了由低年级到高年级不同阶段的内容安排:低年级:诵古诗、唱古诗,(重口头积累);中年级:赛古诗、画古诗(由口头积累走向浅层次的理解);高年级:话古诗、演古诗(由输入走向输出,即深层次的理解)。强烈的课程的意识,序列化的长程设计,是诗韵在学生的四季流淌。

由于孩子年龄尚小,我们“诗韵”课程的目标定位于口头积累,以吟唱为主要途径,培养语感。古诗词简短押韵,读来朗朗上口。“跟着小丫学古诗”公众号,以诵读诗词为突破口,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感,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借助微信公众号这个平台,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

2. 组建“中国诗儿童韵”社团,开展课外古诗文诵读展演活动

组建“中国诗儿童韵”社团。对社团成员进行古代学府的读书礼仪、吟诵的感情和技巧、飞花令游戏形式、舞台活动等方面的培训和整体排练。在艺术节期间,“竞逐飞花令”节目在报告厅进行公演。社团成员用影像和文字记录此次活动过程,与全校同学共享。开发更多的古文化游戏形式,为更多同学趣读诗文提供更丰富的交流平台,传递诗词魅力。爱经典诗词,做文明少年,诵千古美文,扬传统文化。学生在演古韵、玩游戏、诵诗文、入情境的过程中,诵出诗词的盎然之趣,获得诗意的熏陶,增长知识,丰厚积累,培养气质。这样的立体呈现,开辟了古诗“文化意象”获得的全息阅读模式。

3.“古诗新唱”开启每日晨读,“诗意课间操”唱响运动的别样节奏

营造良好的古诗文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既是开展本课题研究的一项重要目标,也是推动课题深入研究的前提。课题组成立之初,我们便建议学校在每日晨读前播放童声版“古诗新唱”的歌曲,欢快的旋律,熟悉的古诗文,让学生倍感新奇。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很多学生都会跟着吟唱,古诗文中的音律美深入人心。后来,我们又与学校体育组合作,一起编排了以古诗为口令的室内课间操,改变了原来做操时口令枯燥、单一,学生不感兴趣的状况。我们选择用朗朗上口的古诗做口令,配以相应的动作,学生边说边做,兴趣大大提高,唱响了运动的新模式。

(五)辐射美学精神的时代性:“跨越时空”互动为要的资源共享教学样态

1. 开辟“诗说·星语”板块,录制不同主题的古诗词鉴赏微课

2020年年初,我们遭遇了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在学生居家学习的这段时间内,课题组成员在万银洁、袁丽两位老师的带领下,精心组织并策划了“诗说·星语”古诗文鉴赏活动,意在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课题组成员基于学生的年段,挑选了本学期的必备古诗文,用心设计学习活动,开发了“白居易的春日记忆”“品易安,知人之悲喜”“读‘苏黄’佳篇,品宋词风骨”等十五个主题的微课。每一节微课中包含两首古诗词,或同属一个诗人,或来自同一个意象,引领学生从“鉴、诵、习”三个层面探寻每首诗文背后的文化意象和精神内核,也正是在这些可感可知的共同审美中,学生慢慢拥有了属于中国人的独特的诗意气质。

2. 整合各类资源,开启古诗文全息阅读模式

很多经典的古诗在这个大数据的时代,都以其多元的方式鲜活地存在着,有时,它在一档诵读节目中,比如《中华诗词大会》;有时,它在一首歌的MV中,甚至还有各种版本;有时,它在一支舞蹈中,舞蹈艺术家以它为灵感进行了古典舞的创作;有时,它在电视剧中,成为点亮剧本的重点戏码,比如《三国演义》中曹操歌咏《短歌行》的片段……没有哪个时间节点像如今这样拥有着立体的全景的资源,古诗教学的全息阅读模式也显得越来越方便操作,在这样的全息阅读中,我们可以听到它的音韵,可以看到它的画,闻到它的香气,每一首诗都能成一部全新的电影,经典永流传。

(六)彰显美学精神的古诗文经典课例的研究

王小亚老师执教的是《静夜思》“朗读者”型的经典课题,王老师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味和完美的意境。在理解古诗含义出示李白故乡图片、明月图片、霜的图片等帮助孩子直观了解体会李白的思乡之情,并通过做一做动作、说一说反义词来理解关键字词。多种形式的读使学生在古诗文的学习中掌握知识、积累语言、开拓视野、提高兴趣。

周洁老师执教的《枫桥夜泊》是主题研究型的经典案例。研究中建立起了“钟声”和“明月”两种意象的重叠和关联,月落时分听钟声——对比“钟声”与“明月”,让学生朗读写思乡的愁眠的中国古典诗歌——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由此,学生明白了明月寄托了这么多诗人的愁眠,而张继把愁眠寄托给了寒山寺的钟声。关于“钟声”这一文化符号,老师也以当代词曲作家陈小奇的《涛声依旧》为基点,逆时间而上,逐步拈出清代诗人王士祯的《夜雨题寒山寺》、明代诗人高启的《泊枫桥》、宋代诗人陆游的《宿枫桥》等诗句,让学生在读诗的过程中发现一种文化密码。由此可知,学生对某种“文化意象”的发现,是在一定量的同基因的诗歌的叠现上产生的。作为一线的教师,要努力找到散落在各个角落的同根同元的诗句,用巧妙的形式进行呈现,学生才能在类群的比较中,透视出诗人意象选择的主旨表达。

 

六、课题研究的价值与社会效益

(一)理论价值

经过三年的课题研究,课题组对与“彰显美学精神的小学古诗文教学样态的研究”的相关问题,从实地考察访谈到问卷调查统计,从文献梳理到文本解读、理论探讨,从课堂教学的样态摸索到相应教学策略的提炼,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与探索,积累了一些经典课例,凝练出彰显美学精神的小学古诗文教学的三种样态和实践策略,这些都将为小学古诗文的教学提供实践经验。

(二)实践价值与社会效益

经过三年多的课题研究,“美学精神”已经走进了小学古诗文教学的课堂,走进了每一位语文教师的内心,走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领域。这一实践成效的意义、价值是很难用数据来证明的。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学生对学习古诗文的兴趣被激发,由“被动的接受者”变“主动的探究者”。课题研究中通过科学测试、观察,发现学生的素质得到均衡发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使语文课堂充满了活力,学生既享受到了获得知识的喜悦,又能在愉悦的环境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语文素养,学生变得主动积极,追求上进。

2.教师对教学古诗文的思路被打开,由“文学知识的传授者”变“美学感悟的合作者”。通过阅读大量相关书籍,学习他人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促使教师素养得到进一步提高。三年来,我们不仅学习了很多先进的理论知识,同时能在教育教学中将这些知识应用,不但提高了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人格魅力,同时也培养了创造性理解、使用教材的能力以及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和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的能力,提升了小学古诗文课堂教学的品质。

3.进一步带动并增强了学校的教科研文化氛围,改变了小学古诗文教学的旧样态。通过课题的研究,进一步带动并增强了学校的教科研文化氛围,促使整个语文学科组变革教学方式,于文化传承中紧扣其审美的真实,在至净至纯的“画意”里纯净心灵,于至真至善的交互中力求到达“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的味象,初步架构出了彰显美学精神的小学古诗文教学新样态。同时,我们还以讲座和微课的形式,把我们初步获得的彰显美学精神的古诗文教学样态和策略向本校和外校的语文老师进行传递和辐射。

 

结语:教学样态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彰显美学精神的小学古诗文教学样态的研究改变了传统的古诗文教学模式,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的教学弊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最大程度地发挥了古诗文的育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