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家庭作业设计有效性的研究》结题报告
发布时间:2019-09-23 09:04:44 点击次数:

《小学数学家庭作业设计有效性的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家庭作业设计有效性的研究》课题是2008年区的立项课题。从立项开始,我们认真做好课题的研究工作,且行且思!通过两年多的摸索与实践,真正的让“家庭作业需要好好设计”的思想渗透到每一位数学老师的意识深处,使每一位数学老师围绕“家庭作业要设计”、“家庭作业怎样设计”、“家庭作业如何有效地衔接课内外”、“家庭作业怎样体现减负增效的思想”等主要问题进行思考与实践,并在课题实施的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认识。现将本课题总结如下:

一、课题的提出   

数学家庭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家庭作业不仅要起到巩固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的作用,更应成为丰富学生的课外学习生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观察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途径。但就我校家庭作业的现状看,还存在以下问题:  

作业形式单一、内容枯燥乏味。大多作业的设计过分追求双基的巩固,机械重复作业多,探究体验作业少。作业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社会的发展联系不够紧密,缺乏趣味化、生活化,影响了学生作业的激情和兴趣。  

书面作业多,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作业少。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很少讲知识的来源和实际运用,作业布置除了解题还是解题,所以学生在完成家庭作业时只会按类型做题,应用意识淡薄。他们既不知道数据从哪里来,也不知道解决问题需要哪些数据,更不知道怎样去获得数据,解决问题。虽然学生在考试中取得了高分,但创新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却受到了极大的压制。  

统一要求作业多、根据学生差异分层要求作业少。  

大都作业设计仍然采取一刀切的模式,统一的作业内容、统一的作业量、统一的作业要求导致差生依然吃不消、优生还是吃不饱,不仅挫伤了学生作业的积极性,还导致作业教学效率低下等一系列问题。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特提出小学数学家庭作业设计有效性的研究。本研究试图从调查入手,旨在设计好常规性作业的同时,把实践性、趣味性、开放性、人文性、可行性融于一体,把学生从单一、封闭的数学中解放出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实现数学学科的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做到学科间融合,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实践能力;同时得出一些操作性强的作业布置的方案策略,为提高一线教师作业设计能力提供一些新的参考。  

二、理论思考  

1、概念界定  

家庭作业是指学生在课后所完成的作业 。  

 有效性是指不仅要与课堂教学紧密配合,查漏补缺,更重要的是能不断促进学生思维、智力、兴趣、意志等方面的健康发展。它不仅可以传达教师对于学业的价值的认识,也可以培养孩子对探索学业的兴趣,还应该是学校与家庭沟通的一座桥梁。  

2、理论依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数学课程标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对课程改革的目标地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改变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风,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生活即教育”、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多元智能理论。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具有多种智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所在,它试图通过扩大学习的内容领域与知识的表现方式,促进以往被忽视的智能开发,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人的智力结构是多元的,有的关于形象思维,有的长于计算,有的人擅长逻辑推理,这本没有优劣之分,只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与适应性。另外,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背景,家庭环境和一定的文化感受,从而导致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因此,设计作业时应尽可能地让学生多经历数学交流的活动,在活动中感受别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改变认知方式的单一性,促进全面发展,从而达到个性发展的目的。  

三、研究目标  

1)通过分层作业,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的求知欲。  

2)通过作业设计,促使学生积极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形成实际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处理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作业设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观察力,丰富学生的课外学习生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主动积极地学习数学知识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4)通过研究,得出一些操作性强的作业布置的方案策略,为提高一线教师作业设计能力提供一些新的参考。  

四、研究内容  

(一)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等方式对样本学生的现实数学作业情况进行多方面的了解。了解方面如下:  

1、作业时间:通过问卷,了解各个年级学生完成数学作业的时间。时间可以体现作业量,也可以体现学生的水平差异度。  

2、作业样式:作业样式的调查是为了了解各个年级段的数学作业构成结构,以及了解到一些可能存在的新型作业样式(结合访谈法)。  

3、对待作业的态度:一方面了解学生感兴趣的作业内容、作业形式;另一方面了解学生以及家长对待作业的重视程度。  

(二)根据调查与实际情况,设计作业布置策略,并对之进行实践改进。实验内容如下:  

1、作业样式多样化实践:多样化是指改变数学作业的“题海战”,在作业设计的内容上,既要有记忆性作业又要有理解性灵活运用作业,既要巩固知识又要联系生活;在作业设计的形式上,具体研究如何结合具体教学内容,从应用性、趣味性、开放性、人文性等角度设计实践性、探究性、开放性、创新性作业。  

2作业的分层化实践:分层是指尊重学生的差异,在作业的数量和质量上根据学生的差异进行分层设计、分层要求。  

3、作业的交互化实践:交互指的是师生间的交互,学生之间的交互,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交互。其中师生之间的交互为传统的常规形式。这里的交互主要指向学生之间的交互与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交互。  

4、作业的整合化实践:这里的整合主要指学科的整合。学科作业的整合是减轻学生负担的一个有力方式,也是拓宽学生知识、丰富学生信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一方面研究哪些内容可以与哪些学科整合,另一方面要研究如何进行整合。  

五、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以行动研究为主,辅以调查研究、文献资料研究、思辨性研究等。  

六、课题的实施  

本课题实施经历了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  

 20082月~3月,完成课题的选题论证工作,完成课题方案的设计。  

2、实施阶段:  

20084月—20106月,开展课题的调查,分析现状,完成调查报告,制订对策措施并加以具体实施。  

3、结题阶段:  

20107月~11月,进行资料的分析与整理,完成课题结题报告。  

七、研究成果  

长期以来,我们的家庭作业是单一的,是以巩固所学为主要练习目的,很多时候,是被成为“学生负担”的那一部分,强调的是对已有知识的强化或者深化训练、强调的是实效性、统一性,而忽略了分层性、趣味性、前瞻性、活动性等。无形中,家庭作业成了加重学生学业“负担”的帮手,让学生谈之色变。因此,我们积极以学生为主体,积极设计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符合知识产生规律的家庭作业,并将之付诸实践。经过这两年多的实践和研究,我们看到许多方面在发生着悄然变化:  

1、转变了教师的作业思想,建立了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教师原有的思想中,家庭作业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近阶段的、或当天学习的知识而布置的巩固性的作业,练习的内容奉行“拿来主义”,多为教科书或配套练习上的作业,纯笔头作业,需要学生用大量的时间进行重复性的练习。内容单一、形式单一、过程乏味、效果不佳,但教师乐此不疲。好像不布置些家庭作业,就好像自己的任务没有完成,就好像学生的成绩会因此而退步。而学生方面,面对机械的、枯燥的、重复的作业没有兴趣,也不高兴在自己有限的休息时间里完成这些没有意义的家庭作业。因此,就形 成了 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更有胜者,激发学生的叛逆心理,反感老师、反感数学、反感学习,容易形成恶行循环。  

伴随着课题的实施,教师们转变了原有的认识,逐步达成这样的共识:家庭作业是学生学习的另一个天地,可以形式多样些、内容丰富些、实践多一些、趣味浓一些。在这样的思想的影响下,家庭作业的布置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情绪有了明显的变化,师生关系也更融洽了。  

2、形成了有效地设计模式,为老师设计提供了模型  

家庭作业的设计是复杂的、因课而异、因人而异的,在设计的过程中,不断思考、不断优化,最终以表格的形式,固定了设计的模式。如下表:  

年级  

  

知识点  

乘法口诀  

设计者  

凌丽萍  

  

  

  

  

秋游时大家都要带点心,这次秋游的点心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去买,不要再叫爸爸、妈妈买了。下面一些食品的单价:可口可乐4元;饼干2元;面包2元;汉堡包8元;苹果1元:梨8角;炸鸡腿5元;果冻5角……用30元买本组的点心,你计划怎样买,既要吃得饱,又要吃得好。同学们,用你们学过的知识,看哪一组安排得最合理?  

  

  

  

  

为了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业设计 要摆脱机械重复的、枯燥乏味的、烦琐的死记硬背、无思维价值的练习。作业题型要做到 “活”一点、“新”一点、“趣”一点、“奇”一点,通过多种渠道,把丰富知识、训练和 发展创造性思维寓于趣味之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生动有趣的作业内容取代重复呆板 的机械练习,以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使之产生一种内部的需求感,自觉主动完成作业。  

备注  

    这种趣味浓厚的作业,不是靠多题量或复杂计算来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而是把知识点融在情景之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兴趣爱好、知识掌握的情况,灵活运用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作业形式不仅达到了训练的目的,还激发学生内在的智力潜能与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更好地促使学生接受知识并进行再创造学习。  

这样的模型中,在传统的作业布置中,增加了“设计说明”,说明这样设计的意图与思想,增加了“备注”,主要让老师记录此次作业的反馈情况,以便积累与改进。  

3、丰富了家庭作业的类别,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课题的引导下,教师的家庭作业的类别、呈现形式等也越来越丰富。有动手操作的作业:如在认识长方体、立方体之前自制一个长方体和立方体,初步渗透有关的面、棱、顶点的特征。有实践性的作业:如自己测量家里的冰箱的有关数据,然后计算冰箱的容积和体积,让学生学有所用。有联系生活实际的作业:如认识人民币的时候,开展让学生回家到超市做一回小顾客的体验活动,真切的接触元、角、分。有调查研究的作业:如收集生活中各种数字组成的编码,并进行调查研究。如游戏性的作业,在认识了100以内的数后,让学生和爸爸妈妈玩“猜猜我是谁”的游戏。(如我个位是5,十位是9,猜猜我是谁?或我比701,猜猜我是谁?等等)有思想教育的作业:如重阳节到了,用学过的轴对称图形的相关知识,自己制作一张创意贺卡送给家里的老人。有资料收集汲取的作业:如学习了百分数之后,让学生回家通过网络等渠道了解有关个人所得税的内容,加深学生对百分数的理解。  

像这样,各种形式的、有趣的、有意义的家庭作业让学生的课外生活更加丰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4、结合了苏教版数学教材,有效衔接了课内外学习  

                                      在我们使用的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有许多内容,如探索与实践等是需要课外完成的、或要借助他力,这样的家庭作业就变成了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5、促进了命题形式的转变,间接地影响了学业评价  

教师的试题观、评价观在课题实施的过程中也发生着改变。如学校的一次期中考试,课题组的一位负责出卷的老师在应用题部分出现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的形式。  

          

据统计,我国每年约1000万死亡人数中,有75%死于吸烟所致的疾病。每吸  

一只烟,人的平均寿命就缩短5分钟。中国烟民已经高达3.6亿,占世界烟民数的25%,其中青少年烟民高达500万,且第一次吸烟的平均年龄在1315岁之间。  

1)我国每年约多少万人死于吸烟所致的疾病?(2分)  

2)我国青少年烟民人数占世界烟民人数的百分之几?(得数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2分)  

3)阅读完这段文字后,你有何感想?(1分)  

   

   

   

   

   


还有很多时候,将学生的调查研究的内容也纳入了考查的范围,这样,学生的评价就变得多元,也更注重考查学生的能力等多方面的数学素养。  

6、践行了减负增效的理念,积累了丰富的作业案例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减负增效的思想深入人心。如何让学生学的轻松、学的快乐,而又富有成效也是课题组老师一直思考的问题。结合家庭作业的设计研究,不少老师从练习的趣味性上下足了文章。如单位的认识,一位老师做了如下的设计:  

    

《小马虎的日记》  

今天早晨,我从2分米长的床上爬起来,来到卫生间,拿起  15 长的牙刷刷完牙,急急忙忙地洗脸、吃早饭。学校离我家约有 900厘米 。上学路上,我看见有一棵高 2厘米 的树被风刮断了,连忙找来一根长 3厘米 的绳子把小树绑好。我跑步赶到学校,看到老师已经在教室里讲课了,我赶紧从书包里拿出 1毫米 长的铅笔和 4 厚的笔记本,认真地做起笔记。    

老师在小马虎的日记上写下“可能吗”三个字,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将枯燥的“在下面的(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这样的练习形式作了如上的改变,学生的心理上还会有负担吗?效果自然好了起来!像这样富有成效的案例有很多,两年多来,课题组的老师们自觉地设计了一百多篇,并在结题时装订成册。  

7、引领教师进入研究状态,形成了良好的思考氛围  

    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校的许多年轻的教师走在了研究的第一线。并在自己的思考与实践的启迪下,积极撰写相关的教育教学论文,在各级的征文比赛中获奖。如罗丽琴老师的《多彩作业还孩子一片自己的天空》一文和凌丽萍老师的《让习题在多元的价值追寻中绽放精彩》一文,在蓝天杯优秀论文评选中获二等奖,卢琴老师的论文《浅谈小学数学练习的有效设计》获三等奖,……并有数十篇相关文章在结题时集结成册。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形成了良好的研究氛围,有力的促进了课题组老师的自身发展。如罗丽琴老师获得了武进区小学数学基本功比赛中获一等奖,许强老师在常州市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比赛中获一等奖并获区减负增效优秀教师,吴晓玲老师承担了精品课的拍摄等等。  

八、研究后的一些思索:  

    1、家庭作业与课内作业的关系研究  

课内作业,目前还维持着这样的现状:一本课堂作业本,完成书上的作业,一本相关的《补充习题》,进行适当的补充。而家庭作业的设计在课题的两年多的研究中,或多或少的有了些收获:家庭作业的形式要多样、家庭作业的内容要丰富、家庭作业的元素要有趣等等。这些,是否可以有效地带动现在课内作业单调的现状?有否对课内作业的这些方面做一些尝试?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2、如何更好的与教材衔接  

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动手操作的能力,在苏教版的教材除了这些,更加注重实践、注重应用、注重研究的学习。如《大树有多高》、《一亿有多大》、《算出它们的普及率》、《有趣的杯琴》等等,如何让家庭作业为之服务,也是值得研究的。  

3、分层性的研究不够  

本课题的最初的宗旨之一是研究分层作业。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发现,在班级授课制的前提下,做到真正的分层作业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缺乏一些有效地设计与过程!有待课题组进行后续研究。  

4、家庭作业的研究是长远的  

虽然本课题即将结题,但是随着学生一茬一茬的变化,学习的教材的变化,教师所教年级的变化等等因素,家庭作业的研究还是一件任重道远的有意义的工作。我们不能奉行“拿来主义”,对整理成册的案例与论文要进行合理的“扬弃”,要在此基础上不断思考、不断前进!  

武进区星韵学校  

《小学数学家庭作业设计有效性的研究》课题组  

20101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