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单元思维导图提高三年级学生归纳整理能力的研究》结题报告
发布时间:2022-10-08 12:13:38 点击次数:

运用单元思维导图提高三年级学生归纳整理能力的研究

结题报告

     本课题于2020年12月正式立项,已进行了近一年的实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我把课程思维导图运用价值、如何运用思维导图、以及利用思维导图归纳整理知识紧密结合顺利地完成了研究计划,达到了预期的研究目标。现将运用思维导图提高三年级学生归纳整理能力的研究”进行总结汇报:

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新课改对小学数学提出了明确要求,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要确立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实现课堂管理的人性化,保证学生能够拥有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明确新课改的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教学工具,不断挖掘教材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思维导图是数学教学过程中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它能够将很多的数学知识点联系在一起,并能够系统、完整地展现出来,这种形象、严谨、易懂的知识体系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并掌握知识。

思维导图是一种图像式思维的工具,也是一种利用图像式思考来表达思维的工具。思维导图是使用一个中央关键词或者想法引起形象化的构造和分类的想法,它用一个中央关键词或者想法以辐射线型连接所有的代表字词、想法、任务或者其他关联项目的图解方式。由于这种表现方式比单纯的文本更加接近人思考的空间性想象,所以越来越为大家用于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思维导图的使用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实验证明:思维导图为学生提供了思考框架,其知识表征方式及过程对知识的表达与理解,与数学教学有共通之处。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抽象思维水平也有明显提高,借助绘制单元思维导图提高学生归纳整理能力, 将散点化的知识点,串点成线,线连成面,将思维过程和知识结构用图的形式展示出来,可以更好地把握思维过程和知识的整体架构,以便于将新知识整合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去,方便于有意义学习的构成。

一、分析:三年级学生绘制单元思维导图现实状况

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新课改对小学数学提出了明确要求,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要确立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实现课堂管理的人性化。然而,教师虽然知道自主探究、创新精神、整理归纳的重要性,但是对学生绘制意识以及能力的培养却鲜有研究,从而导致学生主动要求绘制意识的缺失,能力的不扎实,在研究三年级绘制单元思维导图中发现以下三种现实状况显得较为明显。

1. 被动接受,而非自我需要

结合学生思维发展水平及年龄特点,三年级学生能力思维水平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阶段,于是,在新授单元知识后,尝试运用思维导图将所学知识点“编织”成知识网,在这种意识的驱动下,向学生提出要求:“查阅网上思维导图绘制的形式,尝试自己绘制一张思维导图” 尽管老师总是在学生面前一遍遍强调绘制思维导图好处多多,但是当学生自己操作时,仍然很少自发主动地去,因为之前都是老师要求的。处于应付心态,草草完成,并不能发挥单元思维导图的作用。

2.理想很“丰满”,现实却“骨感” 

在老师介绍思维导图形式、内容排版、色彩搭配后,学生好像明白了“思维导图原来是这样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内容空洞、版面布局不合理、色彩搭配不协调等等问题,绘图往往仅仅停留在教师讲解的方式或手段,而并不是学生将知识内容有效整合内化。教师强调了思维导图作用,却总是忽略了绘制能力的训练,缺少对学生绘制方法的指导。教师投影讲解有时只是课堂上的一闪而过,真的很难让学生绘制水平和能力得到真正的提升。

3.即使绘出来,但“我”还是不会讲解

日常的训练强化了学生绘制的意识,也培养了学生绘制的能力,在多次尝试改进之后,很多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已经较完善,但如何把串联起来的内容讲解出来,学生依然会存在无从下手或毫无头绪的状态。学生已经完成了将散点化的知识点串联成线,线连成面,最后将显性知识通过数学语言输出,真正将知识内化,还有待加强。

二、探寻:三年级绘制单元思维导图实施策略

基于问题现状以及对单元思维导图价值追求,明晰了研究的目标与内容。首先,必须让学生真正发自内心地“我要学会画思维导图”“我可以用思维导图整理归纳知识”,这需要教师准确定位三年级学生绘制单元思维导图意义和价值,并将这种认识传递给学生。其次,要在相关数学内容或知识的教学过程中留有一定时间,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单元思维导图进行指导、交流、评判和改进,关注学生绘制思维导图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1. “简单”到“丰富”,体悟“单元思维导图”的价值。

   复杂的问题往往从简单入手,刚接触时,可以让学生先了解关于思维导图在学习中所承载的作用,单元思维导图在学习中发挥的效力,在充分了解基础上,可以让学生从简单入手,逐步细化绘制要求,完善绘制内容。 

(1)梳理所学内容,做到“知己知彼”。学生学习兴趣,常常不仅仅因为喜欢,更多的是体现在自己擅长,并且能够胜任这项任务,在做的过程中,体现出自己的价值,获得心理认同感。建立这样的学习自信,需要从日常的学习中积累,平时的授课中,每节课学生学习的内容都会有计划的按顺序记录下来,比如:苏教版下册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中涉及的每一课时记录下来,首先在自备本上将今天日期、学习标题、课堂主要学习内容、重点难点、学习方法等等有序记录,常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样做就为后续的整理归纳单元学习内容做好铺垫。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图1

2)从“无”到“有”,掌握绘制技能

首先就需要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思维导图,理解其在单元整理中作用,这样才能为后期教学工作的开展注入更多的活力,为学生制作思维导图提供基础。可以借助网络及相关书籍自主了解思维导图内容,教师在引导学生应用思维导图时,就可以安排学生们在课余时间查询思维导图在学习中的应用,尝试自己动手制作思维导图。同时,利用课余时间,学生和教师可以一起分享有关于思维导图的内容,借助这些资料加强学生对思维导图的理解和认识。

理论结合实践可以从以下四点入手:一是“觅”,即引导学生查阅本单元讲解的主要内容、关键、重点的概念。二是“画”即根据内容,及相关知识概念之间关系画出框架, 如一个概念中什么是因,什么是果,依据概念间的位置关系确定思维导图模式图。三是“填”即用线段或者是箭头连接各个不同的概念,对线段两端的概念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释义说明,这样做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印象,帮助其理解教师所讲解的内容。四是“读”即引导学生学会读图和分析思维导图,优化完善思维导图并对自己所制作的思维导图进行评价分析。

1.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1)了解框架

模板类型如下:

一是全级模板,其通常是以填空的形式呈现,教师在引导学生复习时,展示给学生一张完整的思维导图。 其主要展示对象为数学知识及思维导图掌握一般的学生,单元思维导图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巩固学生所学基本知识。二是一级模板,即有中心词和一级主要分支词和各级分支的思维导图,除此之外,其他内容都由学生在整理后自己填写,这一类思维导图主要针对的是对于思维导图有一定认识,但是找不到方向的学生。三是中心模板, 即只有中心词和一级分支的思维导图,教师在给出该思维导图之后,让学生们自主的探究和整理,将思维导图内容填满,这一类思维导图主要针对的是掌握了一定数学知识,但是表现并不是十分优秀的学生。四是自主模板,也就是教师在简单的讲解本单元重点和难点, 然后让学生们自己独立完成制作一张思维导图,这一类思维导图主要针对是学生能力强能够自主绘制思维导图的学生。

2)内容凸显重难点

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进行知识整合的过程,相较于平时的学习来说,具有更加系统的特点,能够将学生们平时在课堂上所学习到的零散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而单元思维导图应用,更有助于建构该网络,其从中心词发散,引导学生们进一步联想,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不断的发散和丰富,思维导图印象加深,也即学生知识记忆的加深与巩固,突破单元知识重点难点,勾连概念间关系。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2

1. 建立评价机制,激励自主探究

   学习积极性需要外界不断的刺激,可以保持荣誉感和持续性,可以从以下三点入手:

(1)教师点评

教师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及评分标准,在每次完成单元思维导图之后,第一时间进行点评分析,对作品进行分类打分,学生在听到老师的认可时,喜悦心情溢于言表,针对改进处,积极主动改正,在每次的点评中,找到自信和努力方向。

(2)生生互评

     同伴的认可,可以在群体中产生榜样示范作用,可以为做的不够完善的同学,提供参考模板,激发自己的创作灵感,弥补自己不足之处。评价点可以从:“你认为这位同学,做的好的地方有哪些” “你认为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等等,生生互评的过程中,互相成就,一同成长。  

(3)优秀成果展示

  采用多种形式的展示平台,将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利用多媒体平台,展板等等,对学生评选出来的优秀作品展示,在同学中形成影响力,感觉自己做了一件有成就的事,这种成就感,促使学生学习内驱力更大,自主投入其中,曾经无从下手,到日后的得心应手,将绘制单元思维导图当作一件有意义、有趣的事情,展开想象的翅膀,尽情发挥,设计了一幅幅构思精巧、色彩鲜艳、富于创意、充满“数学味”的思维导图,充分展示了小学生们的独特审美和数学素养。

 从三年级开始,在教学中强化单元思维导图意义和价值,开展专题式教学与跟进式练习,帮助学生提高绘图意识,提升绘图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形成方法结构和模型,让学生在构图中碰撞思维,生发智慧,发展素养,也使得学生的数学学习深度发生。

、课题研究的成效

(一)教师的自我素质有了提升

作为课题负责为了课题能过顺利结题,我特别重视与课题相关的专题阅读,结合课堂教学实践,认真学习,潜于思考,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及时向专家请教,将自己的教学经验及时与同学科教师分享,在快乐、和谐的团队中尽情享受着快乐。

 ()学生的综合素养有了提高

1.我感觉通过运用思维导图提高三年级学生归纳整理能力的研究”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减轻了学生的课外负担,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了数学学习积极性。2.我发现我班学生的归纳整理能力大大提高,知识建构、归纳情况得到提升。3.学生的思维方式发生的了质的改变,对于问题的分析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也有了显著的提升。

、课题研究的反思

经过近一年的努力,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本课题的研究时间尚短,多数时间都在进行准备和前测,所以有的只停留于浅层次的验证性研究上。因此,还有许多地方有待于进一步优化。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