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祖国灿烂文化植根于学生心中—《我们为祖先而骄傲》历史知识类课文教法初探
发布时间:2012-11-08 18:39:39 点击次数:

让祖国灿烂文化植根于学生心中—《我们为祖先而骄傲》历史知识类课文教法初探

作者:杜英姿 来源: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时间:2009-3-31 9:25:39 阅读604 【大 小】

内容摘要:

《品德与社会》学科中,历史知识类课文由于时代久远、语言生涩、内容抽象以及教师本身的素养问题等,一直是公认的比较难以把握的教材。笔者立足儿童立场,从营造直观,化抽象为形象;增加想象,化被动为主动;积累资料,化独吟为共鸣;深入体验,化他知为己知;实现整合,化单一为综合等方面,积极探索教法,让祖国灿烂文化植根于学生心中。

正文:

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连续有两篇课文,题目叫《我们为祖先而骄傲》,它是属于历史知识类课文,内容涉及祖先的发明和创造、千年不衰的文字、历史文化名人以及璀璨的艺术等,是传承祖国历史文化,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的好教材。但是,这两篇教材远没有生活类课文,让学生感到亲切熟识;也没有活动类课文,让学生感到兴致盎然,因而是公认的难以把握的教材。主要表现在:

一、时代久远,学生难以走进文本。祖先离我们年代久远,文中以高度概括的认知内容,向我们介绍了祖先所遗留下来的悠久而灿烂的文化。这些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离得较远,学生光凭简单的认知,难以激发起去探究这些悠久文化的愿望,也难以从心底激发为祖先而骄傲的情感。

二、语言生涩,学生难以理解文本。这两篇课文的容量很大,几乎经历了中华上下五千年这个漫长的发展史。每一小节、每一句话都承载着丰富的内容,语言凝练,高度概括。譬如说对于历史文化名人孔子的了解,课本上是作为重点的,但仅根据课文提供的资料以及以古文形式承载的孔子思想,学生是很难真正从抽象而生涩的语言中去了解孔子的伟大的。

三、内容抽象,学生难以引发共鸣。谈起历史,学生也许更对生动的史实感兴趣,而对文化名人、文化艺术的了解甚少,且缺乏一定的认识。譬如说,对于文化艺术瑰宝之一的中国画,如何去欣赏它,大多数学生感到无从下手。因此,就课文内容来说,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另外,要上好这种类型的课文,对教师本身的素质要求很高。《品德与社会》课是个开放的课程,很多教师害怕本身的文化素养积淀不够,因此,课堂教学显得拘谨呆板、不敢开放。历史知识类课文难上,成了执教这门学科老师的共识。

新课程赋予品德学科的内涵就是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因此,只有源于儿童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道德,只有当它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亲身体验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 因此,怎样立足于儿童立场,让祖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植根于学生心中,激发起学生为祖先而自豪的朴素情感,是每个品德教学工作者的追求和目标。笔者最近参加了有关教材的研究,老师们在研究中所体现出的钻研精神和杰出智慧,以及立足于儿童立场的教学理念,让我尤为佩服。现将老师们的教法摘录如下,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策略一:营造直观,化抽象为形象

营造直观指的是教师通过运用多种直观的方式传递信息以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使学生对抽象的历史知识有更形象的认识,以便能较深入地掌握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完善学习效果。

课后采访:

师:今天你对什么最感兴趣?

生(由衷的):敦煌的壁画,那么惟妙惟肖,真是巧夺天工,我们的老祖宗真是了不起!

生:是啊,我看到那些壁画,刻凿得那么精美,真的好佩服那些能工巧匠啊!

……

这是在上完“璀璨的艺术”一节以后,我和学生的一番对话。看得出,学生对敦煌的印象很深,而就课文本身的内容来说,仅仅提供了简单的图片以及简略的文字,而这种深刻的印象,仅凭这些抽象的认知是很难实现的。因此,笔者认为教者在课堂上采用形象的直观录象和视频,让学生在想象之余充分欣赏祖国瑰丽的艺术,激起惊叹,起到了很好的推波助澜作用。在让学生认识敦煌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去读书上介绍敦煌的有关资料,关注一连串的数字,由此初步体会敦煌建造者的别具匠心和精湛技艺,使学生激起了对敦煌的向往:它到底是怎样的呢?真想亲眼去看一看。在此,切入有关敦煌的视频介绍,让学生通过丰富生动的影象资料,对敦煌有了更为直接的认识。在一声声惊叹中,激发起学生对敦煌这份历史遗产的神往,更激发起对创造这一遗产的祖先的钦佩之情。

策略二:增加想象,化被动为主动

增加想象指的是教师提供想象源,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合理的想象,还原历史,激发学生感知事物的内驱力,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师:(出示系绳记事的图形)同学们,你们知道当时的祖先想利用这样的绳结表示什么意思吗?

生:今天的收获很丰富,打了两头野猪,四只野兔。

生:今天部落里发生了两件大事,还有四件些小事。

……

这是教师在教学“汉字的起源”时的一段课堂实录。如何通过对系绳记事的了解,来激发学生对祖先创造才能的敬佩之情,教师巧妙地在此出示了一幅图片,接着让学生猜:你能知道祖先利用绳结所要表达的意思吗?学生根据绳子上结的大小以及结的个数,进行了很多猜测。有趣的猜测,引发了学生丰富的想象,也引发了学生的思考:系绳记事虽能表达一定的意思,但是不很清晰,内容也过于简单,在此,聪明的祖先肯定在考虑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记录自己的言行。因此,汉字的起源势在必行。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设计,学生能主动追寻祖先的想法,自觉体会祖先在汉字的起源以及变迁中所折射的智慧。由此,对为什么要产生汉字等等,有了更深切的认识。

策略三:积累资料,化独吟为共鸣

品德与社会的教材具有开放性,课程资源也丰富多样,网络、书籍、报刊等为我们快捷地获得大量信息提供了方便。有的品德课,学生因课前没有搜集资料,整堂课成了教师和极个别学生的对话课,其余学生都成了“坐客”。因此,积累资料以及如何去有效地交流内化资料,使学生在历史知识的认知上产生共鸣,显得尤为重要。

师:课前,大家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去搜集了有关孔子的资料并进行阅读整理。现在,各小组围绕时代背景、主要思想、人物品格、贡献、国内外影响等方面,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话题,展开讨论;然后,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进行交流,可以是表格罗列,可以是讲故事,也可以是背诵经典格言等;先小组交流,然后选派代表大组交流。

在有关“历史文化名人”的教学中,课文重点介绍了孔子,一共提供两段资料,一段是对孔子的简单介绍,小标题是“伟大的孔子”,另一段则是出示了几则孔子的格言。仅凭这么提纲挈领式的介绍,能让学生认识到孔子的伟大,是很难做到的。因此,很多老师想到了要在课前去搜集资料。而对孔子的认识,远非去网上搜集资料那么简单。因为,有关孔子的思想和言行,以及有关这位圣人的一切,均是以古文出示,即使是用现代文诠释,内容也是极其深奥的,对于学生来说是很难理解的。因此,这种搜集,反映在课上的交流,也就是学生结结巴巴地读着自己都没有理解的文字,其他学生不知所云。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认识孔子,在课堂上能与老师的讲解进行呼应呢?首先,教师在教学前,要多看有关孔子的书籍,自己对孔子要有一个充分全面的认识,以便学生交流时做适当而准确的点拨和评析。其次,教师把孔子的资料分为身世、背景、思想、影响等几大类,引导学生按类搜索。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是交流时有针对性,不东砸一榔头,西打一棍子;二是让学生掌握认识历史文化名人的方法。三是在班级里可以引导学生去了解有关孔子的故事,从生动的故事情节中体会孔子的为人以及思想。第四,可以针对孔子的言行做一些常规积累,并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孔子格言的实际指导作用。做好以上这些铺垫,再加上教师创设的开放式的交流形式,那么课上学生的交流就是水到渠成,他们的认识是内化的,是互补的,是深刻的,教师和学生就容易产生共鸣,对孔子的认识也会更深刻、更丰富。

策略四:深入体验,化他知为己知

深入体验指的是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以产生深切的体悟,从而与历史产生认知共鸣,实现认识的内化,产生所谓的“情通”而“理达”的效果。

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来写一写甲骨文的“和”字啊?

生:(兴致昂然,纷纷举手)想!

师:我请一个同学上黑板上写,其他同学在下面写,好吗?

(学生仿写。过了好长一段时间,终于写好了,长舒一口气。)

师:感觉怎么样啊?

生:太难写了!

生:真复杂,怪不得要简化汉字呢,多费时间啊!

……

在教学“千年不衰的文字”这一节时,如何引导学生去体会汉字由繁到简的变化,从而感悟出祖先的智慧与创造呢?教师巧妙地让学生临摹甲骨文的“和”字。“和”在甲骨文中,是个典型的象形字,字体结构繁琐,笔画复杂。学生认真地一笔一画地进行临摹,而教师在旁边很有耐心地等待。在学生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临摹完后,深切地感受到了,虽然甲骨文很形象,但写起来很困难,像作一幅画,因此,也体会出了我们的老祖宗简化汉字的迫切愿望和聪明之举。通过这种真实的体验,学生对汉字的演变有了更为真实而深刻的认识。

策略五:实现整合,化单一为综合

《品德与社会》学科具有开放性和综合性,因此可以放手让品德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互助互动、互相促进、共同提高,来实现品德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知识和能力的交叉和融合,以此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师:同学们,我们来猜一猜,“茶”表示多少岁吗?

(生仔细端详“茶”字,议论纷纷。)

生:108岁,因为茶由一个表示二十的草字头,和八十八组成。

师:对的,所以在有些地方,打招呼说:您老茶寿啊!表示对上了年纪的人的一种祝福。从中你们体会到了什么?

生:汉字蕴涵着深刻的含义。

师:是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汉字的意蕴美。

我们都说汉字是美的,但汉字的美到底体现在何处呢?有的人说是形体,汉字结构匀称,方方正正,体现了一种外在的形体美,这个还比较直观,但汉字的意蕴美,如何能让学生也能体会到呢?中国人提倡“茶”文化,一位老师就用这么一个“茶”字,形象而又生动地让学生体会到了汉字的意蕴美。他摈弃了直接的讲解,首先告诉大家,这个“茶”字在一些地方,会巧妙地被用在打招呼上。譬如说,看到老人,会问:“ 您老茶寿啊?”为什么叫茶寿呢,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起来了。接着,老师让学生猜测一下,茶表示多少岁,班级里顿时活跃了起来,通过猜字谜的方式,学生了解了茶所表达的年龄是108岁。噢,学生们恍然大悟,原来“茶”蕴涵着高寿的含义呢。接着,教师用形象的拆字法,告诉大家:“茶”字有草、木以及人组成,仿佛蕴涵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司空见惯的一个“茶”字原来蕴涵着这么多的内涵,这里其实就运用了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学生们在这么一个富有情趣的猜字谜游戏中,深切地感受到了汉字真正的意蕴美。

由此可见,立足儿童立场,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历史,用自己的心灵感受历史,用自己的方式研究历史,才能让祖国灿烂文化真正植根于学生心中。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