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的开发与优化
发布时间:2012-11-08 18:40:38 点击次数:

《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的开发与优化

(杭州市余杭区临平一小 ,周建忠,311100

 

   摘要:《品德与社会》强调体验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对传统的课程资源开发构成了严峻的挑战。教学中要不断优化家长、社区、网络和学生的课程资源,才能有效实施课程目标。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开发;优化

 

 

新课程改革鼓励教师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改变了过去人们习惯于狭隘地把课程资源理解为教科书、教学参考书的思维定势,增强了课程的生命力。《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程资源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学生、教师、家长、社会人士等都是本课程的重要资源,此外本课程的资源还包括:图书(包括教材及教辅)、报刊、图片、地图、图标等文本资源;影视节目、录音、录像、VCD、网络、软件等音像资源;博物馆、教育基地、图书馆、实验室、纪念馆、文化馆、自然和人文景观、各种社会组织和政府机构等”,“有条件的地方要尽量开发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i][①]《品德与社会》具有综合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和一定的实践性的特点,要全面实施课程目标,教师需要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以“课程设计者”的角色,对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和优化。

《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的开发和优化,是建立在充分利用和开发教材、学生的生活经验等课程资源基础之上的,它必须遵循两个基本原则:①最优化原则。根据课程目标,在充分考虑课程成本的基础上,在可能的课程资源范围内开发和优化课程资源。②适应性原则。课程资源的开发要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特点、教师的自身特点、环境的特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进每个儿童的发展。在实践中,我们归纳了五条基本的策略:

(一)教材重组:按教学活动的需要重组学习内容。

    Z版教材为例(下同)。教材在设计中,通过设置若干学习主题,展现不同的问题视角和学习视角,促进学生形成认识社会的整体视野。在内容设计上也考虑到不同地区的特点和学生学习的需要,适当拓展了相关内容。在活动设计上也尽可能提供了多种方案,供教师和学生选择。这种设计思路,在理论上符合课程学习的需要,但在实践中却有许多的困难。以“话说社区”为例。教材设计者分别以“社区”、“社区人”、“社区活动”、“走进社区”四个视角开展学习,安排了“社区的公共设施调查”、“采访社区成员”、“参加社区活动”、“考察社区”、“采访社区名人”等多项体验性和实践性活动,并分散于各学习主题中。这样的设计过于理想化,不符合各校学习的实际情况。按照这样的学习视角开展学习,很难保证教学目标的落实。因此,教师必须对本单元学习内容进行重组。按照适宜教学活动开展的原则,我们把教学活动重组为四项活动:①参观社区,了解社区的概况、社区设施、社区活动、社区发展以及自己感兴趣的问题;②开展网络学习,了解各地、各国社区的状况,交流参观、访问的成果;③分别围绕“小学生放学后由社区管理行不行?”、“社区卫生维护”等两个话题开展两次辩论;④在家长带领下,参加一次社区活动,并采访一位社区人员。这样的整合,基本保留了原来的学习视角,又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综合性学习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

(二)活动整合:注重和各种活动结合开展教学。

    《品德与社会》主张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ii][②]课程倡导探究、体验、感悟等学习方式。为了形成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认识和研究社会的方法和技能,教材安排了大量的资料收集、观察、调查、访谈、实践、交流及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活动,摈弃了传统的学习方式,更多地从体验、感悟、理解中让学生受到教益,提高学生的社会生活能力。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单独由《品德与社会》教师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体验性、探究性学习不是很现实,教学时,有必要结合各种活动,借助于各科教师的帮助开展课程学习。如和学校、少先队组织的活动相结合,和学生的家庭生活相结合,和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更有利于课程目标的达成。如结合学校的“读书节”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主题单元;结合“创建绿色学校”、“环保教育”学习“农产品的家园”这个主题单元,了解绿色农业。

(三)空间拓展:开放教育时空,增强课程的现实性。  

 《品德与社会》教学,力求帮助学生将视野投射到社会生活的广阔范围,帮助学生将思维的触角伸展到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这样,教学活动不可能在教室里照本宣科,这种开放的教学,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教学注重和社会发展变化的联系。社会是发展变化的,与之相适应的道德标准、价值观念也是在发展变化的,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德性和社会性,就必定要关注社会的发展变化,特别是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将生活中鲜活的事例作为课程资源,增强课程的现实性。

2、教学注重和学生生活环境的联系。《品德与社会》倡导学生以多种恰当的方式接触社会,学生生活的环境必然成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是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重要的场所。

3、教学注重和学生生活经历的联系。《品德与社会》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课程对学生的教育是要回归生活,重视生活的价值。课程的学习以学生的生活积累出发,善于动员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并与课程的具体内容之间建立起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鼓励学生积极探究。比如学习“长江长城,黄山黄河”一课,要求学生了解祖国的锦绣山河,我们可以在相当长的一个周期里,组织学生把自己旅游的风景照片、明信片、剪报、风景邮票,描写锦绣山河的名诗名句、美术作品、音乐作品等分明别类地展示出来,在课堂上,学生通过说说、唱唱、画画、看看基本达到了课程学习目标。

(四)人力协调:建立家长、社区资源库。

    《品德与社会》是按照“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思路设计的。随着儿童生活领域的扩大,特别是学习社区、家乡、祖国、世界这些生活领域,教室这个空间已经很难承载学习任务了,而体验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成为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以“七彩的社会生活”为例。教材设计了“找出你熟悉的10种职业,了解他们对社会的贡献”、“采访不同职业的人,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调查超市,写下你的新发现”、“举行物品买卖的模拟体验”、“开展黄豆发芽的小实验”、“参观工厂,了解各种工种”、“动手制作一本书”等活动。尽管这些活动是建议性的,但是要实现课程目标,一些活动又是必须的,教师也不可能组织指导所有的学生开展这些活动。鉴于此,在实施这些课程目标时,我们主要着力开发好社区和家长这些课程资源。

1、建立家长(社区)课程资源库。主要是通过调查,选取典型性的家长,如单位的负责人、有一技之长的人员、特殊行业的家长、社区工作者、校外的辅导员等,组成课程资源库,在实施相关课程学习时,寻求他们的指导和帮助。如邀请农业局的技术员介绍“绿色产品”,联系商场的经理组织学生调查商场,联系花卉培植基地组织学生参观花卉种植,并指导花卉栽培实验等。

    2、建立综合性学习指导小组。我们依靠社区少先队组织和假日少先队组织的优势,发动同一年级的家长参加到“爱心爸爸(妈妈)”活动中来,三五个学生组成一个综合性学习小组,由热心孩子教育工作、又具有一定管理和指导能力的家长负责开展校外的学习,比如参观、调查、访谈等,学生的安全得到了保证,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也能初步得到实施,课程的学习目标基本得到了落实

(五)网络平台:基于网络开展自主学习。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学习方式的变化,是各学科改革的研究重点,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基于网络平台,优化《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课程资源的检索。这些课程资源主要是素材性的课程资源,如收集家乡的风光照片和资料,收集各地的特产资料,收集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关数据等。

2、网上的交流和指导。我们充分利用网站的“web-quest”平台(基于网络的综合学习),引导学生开展网上学习。网络学习拓展了教与学的空间。学生可以在网上共享一些资源,如采访社区工作人员,我们就把一个小组采访的实录发布在网上,其他小组通过阅读就能基本了解社区居委会组织的分工和职责,社区有关的辅导员(课程资源库人员)不必要一一接待各小组的采访了。学生也可以在网上开展交流,发布学习和研究的成果,寻求别人的帮助。教师在网上可以开展针对性的指导,了解学生学习的动态。

 

 

(本文发表于华南师范大学主办的《小学德育》)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