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品德与社会课历史题材教学第一步
发布时间:2012-11-08 18:41:50 点击次数:

“读懂”:品德与社会课历史题材教学第一步

宁海县潘天寿小学教育集团潘天寿校区 徐吉

历史,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行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诠释和研究。浙教版品德与社会教材中,历史题材的课文包含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两大方面,以“散点”方式呈现相关的历史内容。此外,教材还在各年级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社会生活等不同主题的课文中渗透历史教育,共同构成了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有关历史题材的教学内容体系。

南京师范大学高德胜博士说:“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安排历史题材教学内容的独有意义:历史支撑‘中国心’的形成。没有历史,爱国情感是空壳,也就没有了爱国的内涵,历史就是没有血肉、没有灵魂的知识符号。”但,历史的厚重让我们不知如何取舍,历史的遥远让我们看起来那么模糊,历史题材课文的非纯历史特性又让我们不知道在历史和品德之间如何把握。“望史生畏”是多数品德课教师的共同心理。因此,读懂历史题材课文,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基本前提。

(一)读懂历史,认清教育价值

有人说,历史有两种:一种是已经发生过的全部的事实,即客观的历史;另一种是“人”对已经发生过的历史事实的描述和记载,即主观的历史。我们应努力去追求,尽可能去接近历史的真实,并作出正确恰当的价值判断。

1.深度解读教材中的历史。

首先,教师要懂得“透过现象看本质”。例如《从四大发明说起》一课,许多教师的教学止步于认识四项发明之精巧和奇妙,使学生误以为这些发明的奇妙就是“伟大”。因此,教师必须深入解读教材,重点引导学生认识这四项发明如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进而改变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四大发明为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才能真正感受四大发明之“伟大”。

其次,教师要学会全面评估历史材料。例如《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课,有的教师只讲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而对“知识窗”中辛亥革命的历史只字不提,使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历史结论缺少充分的逻辑力量。辛亥革命是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反帝反封建斗争的继续和发展,虽然以失败告终,但它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年的君主专政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国,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伟大事件。因此,教师需要认真地对待辛亥革命,让学生读懂这段历史,才能明白国民党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不能救中国。进而引出“党的诞生”、“南昌起义”、“长征”这三大历史事件的学习,最终明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再次,教师更要深度解读教材外的历史。例如《悲愤的吼声》一课,课文只介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英勇奋战,却没有提到国民党政府领导的抗日斗争,这不是全面的。真实的情况是,19379月,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宣告成立,此后,国民党军队组织了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等一系列重大战役。每次战斗都十分惨烈,中国军队伤亡极其惨重,可谓“一寸山河一寸血”,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勇于献身,宁死不屈的精神。

2.是要用历史观照现实。

“观照”意指静观世界以智慧而照见事理。南怀谨先生认为,读历史的一个重要方向是从历史的人事活动中,撷取教训,学习做人临事的经验,作为自己的参考,甚之,藉以效法它、模仿它。单纯地了解历史中的人和事意义不大。如若只把苦水倒给孩子,让孩子“牢牢记住”,记住的只是卑微和弱小,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理解没有发展,就不会形成历史意识,也就谈不上品德学习。因此,教师要用历史观照现实,让学生为更好地发展而学历史。《品德与社会》基本理念指出,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而历史题材的品德课在学生社会性的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史为鉴,以古鉴今,用历史的观点去分析和判断当今社会,指导学生的社会性行为。

浙教版历史题材大致可以归为五大类:中国的光荣史、屈辱史、奋斗史、建设史和世界和平史。每个历史事件后面都有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渊源,教师要注意将历史知识与时代相结合,揭示两者之间的关系,学习做人临事的经验。例如,教学《悲愤的吼声》,可以结合中日钓鱼岛撞船事件,从历史的角度开展实事分析。进而理性地认识中日关系,更理性地看待我们自己。从历史的天空中,找寻我们民族的品性,激发爱国热情。

(二)读懂课程,把握学科特质

历史不等于历史知识。将历史内容的学习作为一桥梁,其最终目的是发挥历史特有的道德教育价值。历史知识与情感是密不可分的,它应涵盖人类社会所特有的道德感、理智感和审美感这三个层面的内容。历史知识的习得中,也有着能力(历史理解、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的培养和发展。这三种能力在课程标准中没有指明,但在分目标的能力目标表述可略窥一二: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收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

例如,教学《圆明园在哭泣》一课,如果只单纯知道八国联军的侵略暴行,感受悲愤,哭诉历史,那么,我们的历史主题的品德教育是不完整的。教师要设法把历史知识学习与品德教育有机融合,可以在以下几处着手:1、在教学“圆明园的辉煌”环节,介绍园内的奇珍异宝、亭台楼阁,感受圆明园“是世界奇迹且这奇迹属于全人类”时,融合历史自豪感的培育;2、在教学“圆明园被毁灭”环节,通过视频还原历史真相(八国联军公然抢夺和拍卖的强盗行为,他们却赫然称之为文明的,合法的)的同时,融合国家耻辱感的激发;3、在辩论“该不该重建圆明园”环节,融合民族危机感的教育。整堂课无论是自豪、惋惜,还是悲愤都化作最后理性的思辩,这一切正是爱国主义情感的外显形式。此中也糅合了历史理解、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的发展。

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教师要把思想品德教育和社会文化教育整合在一起,二者不可偏废。教师要准确解读教材,在理解教材内容构建的综合性特征的基础上开展教学活动,实现历史材料的多重教育价值。

(三)读懂课文,理清教学脉络

把品德与社会教材内容梳理一遍就会发现,历史主题课文近75%集中安排在五年级下册。基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在这个年段加入大量历史题材的品德教育是合适的,有利于促进小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但是,由于课程的综合性特点,教材不是按照传统的历史分类方法进行编写,而是以“散点”方式呈现相关的历史内容,导致部分课文材料组织十分复杂,看得教师眼花缭乱,抓不住教学的主线。例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课,不是单纯的历史题材课文,教学内容丰富,教材编排比较凌乱。教师只有深入解读课文,理清每个材料的教学意图和材料之间的内在逻辑,才能理出课文编写的两条线索:一条是横向的线索,即“身边的物品——销往国外的产品——国际产业分工——国际货币兑换”,让学生认识当前国际经济交往状况,感受经济全球化的特点;另一条是纵向的线索,即“丝绸之路——洋货倾销——封锁禁运——对外开放——合作共赢”,从我国与世界经济交往的曲折历史,认识改革开放的来之不易。只有理清这篇课文内容的两条线索,才能确定本课的教学脉络,并调整教材原定的材料编排顺序,组织条理清晰、有序推进的教学过程。

(四)读懂学生,选择相应策略

让五六年级学生跨越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时空距离,认清历史的本来面目,确实比较困难:遥远的“历史距离”加大了理解难度。让生活在科技高度发达时代的学生理解四大发明的“伟大”并非易事:纸张,太普通不过;指南针,看上去很简单;活字印刷,已经太落后;火药,只能用来制造美丽的焰火。同样,对于战争,他们更多的是当成了故事,对于祖国发展历程中的艰苦岁月,他们的记忆中没有任何痕迹。政治话题深奥而枯燥,与学生的理解水平存在巨大鸿沟。例如 “改革开放”、“十一届三中全会”、“社会主义”、“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专用政治名词,五年级学生不易理解,难以形成表象,情感无从激发。而未经过积极情感强化和加温的知识难以拨动人们的心弦,很快就会被遗忘。

五年级学生品德形成的心理机制具有以下特点:能认识和掌握一定的道理观念,对社会现象开始关注,开始有独立见解,但他们的见解极易受外界影响左右而时常变化。道德情感开始多变而且不轻易外露。开始以一定的道德标准来评价人、事或社会现象,但仍有片面性。需加强启发式教学,发展学生比较、分析、综合思维的能力。因此,在历史主题品德教学中,要时刻把握情感的激发,紧密联系当下生活,运用生动形象的表现方式,以小见大,以实解虚,以情激情。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