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进于道:为培养立言者奠基(二)王崧舟
发布时间:2017-03-08 21:34:38 点击次数:

技进于道:为培养立言者奠基(二)

 

王崧舟

 

我们今天讲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我认为台湾高考的语文试卷,已经完全涉及到语文核心最核心的素养。我这里有个语文核心素养的结构图,语文核心素养最主要的是四个方面。第一个方面,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你们看台湾的高考试卷,包括它的阅读试卷,指向的都是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建构涉及到宏框也涉及到事业,因此它与阅读有关也不仅仅是阅读,因为它要表达出来,所以这是一种指向写作的源头,这是一种为了表达的源头。所以它称之为语言的建构与运用,而不是语言的阅读与运用,道理就在这。第二个方面,思维的发展与提升。这里涉及到感性的思维,涉及到理性的思维,甚至涉及到辩证的思维。这里有分析,有概括,有判断,有想象,有联想。总之,涉及到语文思维发展与提升的面是非常之广的。第三个方面,审美鉴赏与创造。语文是一种美的存在,美在此处但是我们往往发现不了。因此,语文核心素养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擦亮学生的审美之眼。使他们看到文本、文字、语言的美之所在。同时,还要把这种美创造出来。其实写作,从这个角度来看,就是一种美的创造。其实朗读,从某种角度来说也是一种美的创造。第四个方面,这是台湾高考试卷最显著的一个特征,那就是文化的传承与理解。语文从根本上来说,就是文化。它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本身。所以语文的品格其实就是文化的品格。所以,语文课程和其他课程,最显著的区别就是它天然的具有文化的特性。因此,一个语文老师如果没有文化的意识,文化的自觉、文化的担当,那么这个语文老师就是严重的失职甚至是渎职。但是,大家看到,在我所设计的语文核心素养结构图当中,语言的机构与运用,出现了两次。第一次,是在最底层。第二次,是在最高层。为什么这样设计,那是因为,语文课程赖以安身立命的独当之任是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也就是说,虽然我们把它梳理成四个方面,语言、思维、审美、文化,但是其实它们不在一个层次。我想说明的是,语言当中有思维,思维当中有语言。我想说明的是,语言当中有审美,审美当中有语言。我还想说明的是,语言当中有文化,文化当中有语言。因此,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最基础层面的东西同时又是最高层面的东西。我们讲语文核心素养最基础层面一定是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否则那就不是语文课程的核心素养。我们讲语文核心素养一定通过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来表达,就是我怎么知道你最后拥有这样的素养呢?一定是通过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所以我说,看一个孩子,语文素养的高低,其实很简单的两条标准。第一条标准,叫出口成章;第二条标准,叫下笔成文。一个孩子拥有了这两个最基本的素养,他既能出口成章,又能下笔成文,你说他的语文素养高还是不高,答案是不言而喻的。而这些核心素养之间都是有关联的,相互之间并不是孤立在一起的。所以最后用一个圈把它们整合在一起。老师们千万不要以为语文核心素养,是一个独立的项目,不是的。语文素养是一个点,它涉及到语文的全部素养。语文全部的素养对它进行浓缩以后,就会归结到语文最核心的素养。当我们清清楚楚的明白语文核心素养的结构之后,现在我们就可以逐点、逐点的将以展开。

我们现在看第一点。语言的建构与运用。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这是对语言建构与运用的一个简单的表述。那为什么说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表征之一呢?下面就有一个理由的阐述。编制者认为,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素养整体结构的基础层面。请注意,是语文整体素养结构的基础层面。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形成、思维品质与审美品质的发展、文化的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的。也就是说,离开了语言的建构和运用就不要去谈什么思维品质的提升,也不要去谈审美素养的发展更不要去谈文化的传承与理解。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的建构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水平是其语文素养的重要表征之一。其实后面所阐述的理由不够充分。它只谈到了语言建构和运用作为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层面的价值,它还没有谈到语言建构与运用作为语文核心素养最高层面的价值。它只看到了题目,没有看到高处。所以,如果建议修改的话,我会给课标的制定者提个建议就是再加一段文字。也就是我刚才讲的最高层。也就是说,最后思维的发展品质也好,审美的发展品质也好,文化发展的品质也好,还是要通过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来体现。

 

 既然,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当中的最核心的要素,那么我们怎么才能促进学生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呢?其实我们可以再做深入的剖析。这个深入剖析的最后结果是,我认为语言建构与运用,作为核心素养当中的核心要素,依然有它的核心。这个核心是什么呢?这个核心就是三感。第一感是语感;第二感是文感,就是对文章、文体的敏锐直觉的把握;第三感是境感,对语言环境,包括它内部的环境,也包括它外部的环境的敏锐直觉的把握。我把这三感合在一起,称之为大语感。就是语感、文感、境感,合在一起称之为大语感。我认为,语言建构和运用的核心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大语感。因为一个人的语文水平的最高表现只能是通过语感。语感这个概念的鼻祖是夏丏尊先生,浙江上虞人。学习语文顶要紧的事情就是培养学生对文字语言的敏感。他曾经有过这样经典的一段话,他说:“在语感锐敏的人心中,赤不但解作红吧。”“赤”,赤橙黄绿青蓝紫的“赤”。“不但”就是不仅仅,解作红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吧。就是田园这个词,他看到田园这个词,他想到的不会是仅仅是种菜的地方。昼不但解作夜的反对吧。昼就是白天,昼不仅仅把它理解为夜的反面的意思。他说,在语感锐敏的人心中,见到落叶二字,就会有无常寂寥之感。见到新绿二字,就会有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抒不尽的直觉。然后他最后还点了两句话,“真的语文在此,真的生活在此”。所以,一个有良好语感的人,对语言文字的把握是非常的敏锐,产生的联想和感悟是非常丰厚的。同样的道理,一个良好语感素养的孩子,他就能够出口成章,他就能够下笔成文。在任何一个场合,当他需要表达的时候,他都可以不假思索的清楚的、准确的,甚至富有艺术手段的把自己的思想和情绪表达出来,这就是良好的语感。我们大家都知道,学音乐需要乐感,画画需要美感,打球需要球感,开车需要车感。核心的语感,那么语言的建构与运用,老实说根本就不是什么问题。顺着这个词,我们来谈一谈,如何在我们的语文课程当中,培养孩子的语感,如何培养文感,如何培养境感。第一感,语感。这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7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这是文章开头的两段文字。我们先来看第一段文字。“山谷中,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山上的森林郁郁葱葱,村前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当时,我的一个徒弟上了一个研究课,选择的课文就是《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文章的第一步她是这样上的,我们来听一听。第一步,带着理解读课文:“孩子们,你从哪里发现了这个小村庄的‘美丽’?”抓住“美丽”让学生们来理解。从哪里发现这个小村庄很美丽?你看,森林郁郁葱葱,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这个小村庄是如此的美丽,这是第一步,带着理解读课文。第二步,带着想象读课文:“孩子们,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这个环节非常的出彩。有的孩子说,我仿佛看到了郁郁葱葱的森林,森林当中有着五颜六色的野花,红的似火,白的像雪,我还看到了有蜜蜂,在嗡嗡地飞,蝴蝶在快乐的舞蹈。我听到了鸟儿婉转的叫声,这边咕咕,那边叽叽,就像一首森林的交响曲。我甚至还闻到了泥土的气息,我闻到了花草的香味,我闻到了空气当中淡淡的那份清香。第三步,带着积累读课文。“是的,孩子们,是什么词语带给你这样的想象?”原来,那里的森林郁郁葱葱。原来,那里的河水清澈见底,原来那里的天空湛蓝深远,原来那里的空气清新甜润。四个词语都是好词语。带着孩子们一起读森林郁郁葱葱,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

这是带着积累读课文,还不够。第四步,带着感情读课文。“孩子们,你喜欢这样的小村庄吗?你想去这样的小村庄吗?”孩子们当然想去,让我们带着深深的向往和喜爱再来读一读这段文字。课上完了,过程与方法体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得到了非常好的投影,这课近乎完美。最后上课老师让我谈一点看法。我认为课上的确实非常好,只提一个问题我们来思考一下。根据刚才这堂课的上法,我发现这一段文字当中,有一个词语是多余的,“早先有过”。按照这堂课的上法,其实文章第一段,可以改写成山谷中,有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山上的森林怎么样,村前的河水怎么样,天空怎么样,空气怎么样?照刚才的上法,好像这篇文章当中出现的这四个字没有关系,可能问题恰恰就在这。我们说《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讲什么?主题是什么,生态、环保。用现代话来说,就是和环境友好相处。环保这是这篇文章所要传递的核心思想。那么这个核心思想是什么时候开始体现的。是从文章的题目开始体现的。文章的题目叫什么?文章的题目叫《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当然,文章的题目要体现环保、生态的思想并不明显,这是题目的好处。但是至少,它带给我们一点思考,我们读到的将是一个过去的事情。故事,故事,就是过去的事情。而真正体现环保、生态思想的是文章的第一段话当中的第一句话,这就是“早先有过”。老师们,早先有过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现在已经没有了。早先有过意味着这个小村庄永远活在人们的记忆当中而不是在当下,早先有过意味着那个小村庄的美好时代已经成为了过去式。这是什么?这就是环保思想在文章开始的体现。所以我认为好的文字一定是全析的。就是这篇文章当中的所有的语言都要体现文章主旨和思想,一定是全析的。正所谓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地。如果我们拥有这样的理念,我们现在再来读文章的第一段,你还会带着孩子们如此兴高采烈的,如此神往的去面对这段文字吗?不,因为所有的美好都已经不复存在了。郁郁葱葱的森林已经凋亡,清澈见底的河水已经淹没,湛蓝深远的天空已经成为记忆,清新甜润的空气已经被雾霾所取代。所以一开始的情感基调就出了问题。这是什么?这就是语感。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的、准确的、直觉的、不假思索的、迅速的把握。语感是要长期积淀、磨练、修炼的。老师们,如果是这样,你认为这个片段应该怎么修改?我说其实很简单,我用的一招叫四两拨千斤。我说你前面的四个步骤都非常的好,你所增加的这个步骤就是四两拨千斤的支点。就是回归文章全析的突破口。这个支点,这个突破口是什么呢?第五步:带着质疑读课文。“孩子们,你们刚才说你喜欢这个小村庄是吗?你想去这个小村庄是吗?带着这个向往美美的来读这段文字以后,现在的你真的还能去这个小村庄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就这个问题解构了前面所有的美好,所有的向往。原来是一场梦,原来你已经去不了了,你的依据在哪里?“早先有过”。好,那么你的课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情感落差,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认知张力。这个情感落差就是本来是那么的美好,突然之间没了。这个认知的张力就是那么美好的村庄到哪里去了。因此带着这样的情感落差,带着这样的认知张力再进入到课文,进入到文本的腹地,这个教学就深刻又精彩了。老师们这是什么,这就是我称之为语感,你的语感。所以,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首先自己得拥有良好的、准确而敏锐的语感。然后你才有可能把你的这份敏锐的语感通过你的课堂教学传递给你的孩子。最终使你的学生也拥有像你这样甚至拥有超过你的敏锐而准确的语感。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