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进于道:为培养立言者奠基(三)王崧舟
发布时间:2017-03-08 21:35:32 点击次数:

技进于道:为培养立言者奠基(三)

 

王崧舟

 

我们来看第二感,文感。什么是文感?就是对文章的行文,对文体的特征,一种敏锐而直觉的把握。我们来看这篇课文。这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十六课《珍珠鸟》当中的开头的三段文字。珍珠鸟的作者是哪里人?冯骥才,天津人,祖籍浙江。文章是这样写的。 “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放在一个简易的竹条编成的笼子里。笼内还有一卷甘草,那是小鸟舒适又温暖的巢。有人说,这是一种怕人的鸟。”请注意,这里有语感。这篇文章最核心的语感点或者说这篇文章的文眼在哪里。绝大多数老师都会把它定位在最后的那段。这样的文字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如果这是文眼的话这是显性之眼,其实还有个隐性之眼,就在文章的第二自然段。“有人说,这是一种怕人的鸟。”这个可有讲究了。有人说,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这是别人的经验,曾经有人跟我这样说,但是我是否这样认为呢?这就留下了悬念和期待,而事实证明有人说不完全靠谱。所以这个是很微妙的。这段文字表达是非常精微细致的来传递作者丰富还有复杂的那种思想情感。“有人说,这是一种怕人的鸟。”请注意“怕人”。其实文章后面所有的内容展开都是围绕着怕人。如果你能够联系这篇文章的创作时代背景,那是在文革刚刚结束不久,中国大地刚刚迎来改革开放,人们对文革的反思还没有开始,甚至伤痕文学者的概念还没出现的时候,这篇文章已经出来了。就知道这个“怕人”,它是有所隐喻的。所以这样你再来看珍珠鸟,你就会发现,它具有启迪人们反思文革的意义和价值在。“我把它挂在窗前。那儿还有一大盆异常茂盛的法国吊兰。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它们就像躲进幽深的丛林一样安全,从中传出的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也就格外轻松自在了。”

老师们,这篇文章的文感,你的第一个感觉这是什么文体?散文,是吗?我们来看一个片段。一位老师的《珍珠鸟》的教学片段。“同学们,你还可以介绍它带给你的那种感受”,这是老师的指令。我们来看看,有两个孩子的回答都做了文字实录。两个孩子的都差不多,第二个孩子的具体一点。第一个孩子这样回答:“我印象中的珍珠鸟很漂亮,红嘴红脚,灰兰色的毛,背上还长着珍珠似的白点。雏鸟很肥,好象一个蓬松的球儿,叫声尖细而又娇嫩,可爱极了。小鸟胆子很大,常常调皮地在主人的屋子里飞来飞去,甚至还会站在主人的肩膀上睡觉呢。我们都很喜欢珍珠鸟。”老师们,激活你的文感,你再来审视下这个教学片段,你觉得就这个教学片段而言,这位老师把《珍珠鸟》当作了什么文体在处理?说明文。你可以介绍一下它的外型,还可以介绍一下它的习性,甚至你还可以讲一讲它带给你的感受,这是说明文的基本思路。用说明文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它最大的特征是什么呢?是分类说明或者说叫归类说明。它背后折射出来的是什么思维呢?是科学思维,是理性思维。就是他对事物要做概念、判断、推理性的分析和解释。比如鲸,要介绍它的数量,它的特征,它吃什么,它怎么生产,然后不同鲸有什么不同,这是归类说明。比如太阳,它要介绍太阳和地球之间的距离,也因为这个距离,太阳带给地球哪些作用。跟人有关系,跟动植物有关系,跟环境有关系,这个叫归类说明。所以归类说明的思路,是科学的思路,是理性的思路,是说明性文体的基本特征。

《珍珠鸟》这篇文章的文体是散文。散文的思路有没有可能搞一个归类说明呢?显然不可能。大家都知道散文的特征,形散而神不散。这是个谎言,这是个隐瞒了十几年、几十年的骗局。散文,形散而神不散。如果散文只有这样一种创作模式,就是所有的散文形必须是散的,所有的散文神必须是凝聚的,那就不叫散文,因为它并不散。

我们单就散文形与神的关系,其实至少能够发现四种模式。老师们设想一下,至少能够发现四种模式。第一种模式:形散而神不散;第二种模式:形不散而神散;如庄子的散文《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大宗师》。你去读庄子的散文,其实它的形是不散的,而它的神却是散的。所以对庄子的解读是永恒的没有终极答案的,为什么?因为它的神是开放的;第三种:形、神均不散。有没有这样的文章?有。我曾经专门细读过季羡林先生写的一篇散文叫《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我当时剖析的时候就跟老师们说,这篇散文不像散文,为什么呢?因为在传统的散文观念当中是形散而神不散。也就是形是要散的,但是季先生的那篇文章《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它的形一点都不散。为什么这样说,我剖析了它的结构。

 

这篇文章的结构分两段,第一自然段是第一段。爱花的民族有很多,但是,德国在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叫总起,讲什么?讲德国这个民族爱花。然后,文章的第二、第三、第四段合在一起,其实是一大段,叫分数。前面是总起,德国人爱花,后面写德国人怎么爱花是分数。所谓分数和具体的写不一样,分数至少有不少于两个级别以上的并列关系存在这个才可以说是分,一分为二。季先生的这篇散文,在第二大段当中,就那个逻辑段当中可以分成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四五十年前,我到德国留学,发现那里的花都养在窗户外面,花朵朝外开,花的脊梁才朝内。所以看到那样的景象,走在大街上,经过任何一条街,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变成一个花的海洋。那是四五十年前,季先生在德国哥廷根留学的时候看到的景象。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是第二个层次,是并列的。讲四五十年后,他又一次踏上德国的土地,又一次来到哥廷根。他看到什么,他依然看到四五十年前看到的景象。他说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这个美丽并没有改变当然包括这样的花。走过任何一条街,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所以你看,他这篇散文,就形而言,就结构而言,一点都不散。高度的整次有序,总分结构。总分结构本来是用于什么文体的文章呢?主要用于说明性文章。比如说《美丽的小兴安岭》,它的结构就是总、分、总的结构,很规则。但是季先生的散文也是这样。这样的散文,它是形也不散,神也不散。其实还有一种散文,形神均散。所以散文最大的特征不是我们以前所讲的形散而神不散,散文最大的特征就是从内容到形式的自由。散就是自由,散就是没有秩序。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喜爱散文,为什么有那么多作家创作散文,这个水平最高的是散文,散文最大特征就是从内容到形式的高度自由。所以,散文永远在变,散文永远没有定式,千万不能够把它固定在一种模式上,形散而神不散。从这个意义上,就是从内容到形式的充分自由这个角度我们来看,冯骥才先生所写的这个《珍珠鸟》特别有意思。

我们试着刚才的那个教学片段,刚才那个老师要求孩子们介绍一下珍珠鸟的外型,珍珠鸟的习性以及你对珍珠鸟的感受,也就是分几方面的来写,分三个方面来写,一类一类的写,这是一种类的思维。我们知道,这样的设计是有问题的,为什么呢?显然它不符合《珍珠鸟》的文感。因此对于这样的片段,我们当然需要调整。怎么调整呢?我们来提一个问题。请问,作者是这样写珍珠鸟的吗?一找散就出来了。他不是一类一类集中的写。分散和集中是一对矛盾。写珍珠鸟,作者并没有集中来写,他是分散在文章各个语段当中。比如说,第二自然段有一句话,“瞧,多么像它的父母,写它的外型,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后面第八自然段。第十三自然段还有。那么也就是说,冯骥才写珍珠鸟是分散在文章的不同语段当中。这是一个现象,形是散的。第二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来写珍珠鸟呢?他难道不可以一类一类的来写吗?他为什么非要分散在文章不同的语段当中一点一点的把珍珠鸟的特征,把珍珠鸟的习性,外型表达出来?继续读课本,发现每次写到珍珠鸟的时候,无论是它的外型还是它的习性,都跟“我”有关系。比如文章的第五自然段,“我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后面就有珍珠鸟的文字了。第九自然段,“我不管它”,后面就有珍珠鸟的一段文字了。第十自然段,“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后面就有珍珠鸟的东西了。当这个时候,你会发现什么呢?原来,这篇文章写珍珠鸟,其实背后有一条主线,这条主线就是人与鸟之间的关系。用冯骥才先生自己的话来说,人与鸟之间的关系由怕到不怕,关键的关键是信赖。有了信赖,本来怕人的鸟慢慢的接近人,甚至喜欢上了人。所以说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这样一来,我们就能感受到作为散文的文感和作为说明文的文感的区别。其实它们之间最大的区别还不是文字语言的区别,最大的区别是思维方式的区别。因为说明文的思维方式是基于理性的思维,它是一种科学知识的传递,而散文的思维更多的不是科学知识,而是人的情感。散文的逻辑背后往往是由人的情感逻辑所决定的。而情感和理性有很大的区别,这就是两者之间文感的不同。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