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小学英语语篇整体性教学研究方案
发布时间:2019-09-23 09:04:37 点击次数:

牛津小学英语语篇整体性教学研究      

    一、研究背景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使用的教材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牛津小学英语》就是以英语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和教学要求为编写指导思想的。具体结构是这样编排的:A部分是情景会话板块。它通过情景对话,着重训练听说技能,提高会话能力;同时呈现新的词汇、功能项目和句型。BCD板块主要呈现词汇和重点句型,训练语言点,为A部分话题的运用和拓展服务。EFGH板块是为巩固A板块而设计的语言活动语音训练说唱游戏等活动。这套教材具有以下特点:①从视听入手,注重听说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并通过听、说、读、写、唱、游、演、画、做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②教材按“话题—功能—结构—任务”体系编写。话题、功能、结构、任务四个方面紧密联系、融为一体,既吸取国外教材注重交际、情景真实的优点,又发扬国内以往教材结构清晰、系统性强的长处,以利于学生在掌握语言基本结构的同时获得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和能力。句型不是通过机械性的单句操练进行教学,而是溶化在有情景的对话中,力求使学生在操练句型时就学到现实生活中有交际价值的语言。这套教材非常适合进行语篇整体性教学研究。  

    然而,反思我们的小学英语教学,存在着一些主要问题:①语篇教学目标不明确。②重词句讲解,忽视学生对语篇的理解。A板块是完整的有情境性的语篇,我们在教学时“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仍旧存在。在教学时,大敲边鼓不进主题,没有整体性的情况仍然常见。③不能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如教材、练习册。④缺乏教与学的过程。教学过程过于简单,教师边教边导,必须有扎实的教与学的过程,不能忽略语言的基本知识与语言能力的训练,从而导致学生的两极分化。⑤任务活动的有效性不够。  

我们进行语篇教学整体性研究能够促使我们深入改革英语教学,从根本上改变以往教学中过分注重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却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能力运用的培养的倾向。能使学生通过语篇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在这个过程中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并提高人文素养。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必须非常重视语篇整体性教学,优化学习策略,教给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学习的拐棍,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进行语篇教学整体性研究也是学校和教师发展的需要。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进校本研修的深入发展,为成就教师指引方向,提供活动的舞台和展示的平台。  

    基于以上思考,我们确定了“牛津小学英语语篇整体性教学研究”这一课题。  

    二、理论思考  

    1、概念的界定  

    语篇    语篇是一次交际过程中,一系列连续的话段或句子构成的语言整体。从形式上看,语篇是一个按语言系统的规则构成的复合语言符号体系;从功能上说,语篇相当于一个交际活动。  

    语篇教学   语篇教学是基于语篇语言学立足整体概念,从语篇层面实现信息交流的思想,强调外语教学要从宏观角度把握。     

    整体性教学   整体性教学强调语音、词汇、语法在语言教学和使用中不可分割地联结为一体;听、说、读、写四种言语活动及能力,两两之间也相互依存、互相渗透、互相促进,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整体性教学关注学生人性的培养,教学中突出“以人为本”和“人文关怀”,突出“科学”“人文”“创造”的和谐统一。  

    2、理论依据  

    语篇语言学   语篇语言学(text linguistics)是60年代才逐渐发展起来的年轻的学科,是人们对有关语篇的构成规则、语篇互文性(textuality)特征、连贯与衔接关系等的语言性研究的学科。语篇语言学关注语言的衔接和语言的连贯。一般而言,语言衔接是显性的,属于语篇结构的表层问题,而语言衔接是隐性的,属于语篇结构的深层问题。  

    整体语言观whole language approach)强调语言实质上是包括听、说、读、写四个部分在一起的不可分割的整体。整体语言理论还指出,人们学习语言的心理特点表现为:为获得感性认识,产生清晰的表象,首先要对学习的对象进行周密的观察,从整体观察入手,然后再观察其各个部分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最后在头脑里形成有关学习对象的完整图像,所以语言教学也应该顺应这个规律,根据这个理论,语言不应该被肢解,应把语言作为一个整体来教,注重对学习材料进行感知,既先见“森林”,再见“树木”,这样更合乎语言学习的规律。所以,决定语篇的不是形式,而更多的是意义,是形式和意义的统一体。形式和意义都必须有相应的完整性,但各自又有一定的独立性和依赖性。语义连贯是语篇的主要特征之一。语篇表达的不是彼此无关的信息,而是语义连贯,相互关联的信息,这些信息构成连贯的整体;语篇中的语义连贯借助衔接和语境,而且必须符合语义、语用和认知原则、句与句之间在概念上必须有联系、句与句的排列、信息与信息之间、符号与符号之间的排列都应符合逻辑。  

    整体教育holistic education)思潮是20世纪80年代末兴起的新人文主义教育思潮。它强调教育过程中的整体性,更为关注学生人性的培养,突出“以人为本”和“人文关怀”,突出“科学”“人文”“创造”的和谐统一。英语教育实质上也具备人文性的特征。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对学生学习策略、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的关注,发展他们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增强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正是体现了这一人文思想,也是对整体教育的最好的诠释和体现。  

       3、研究目标  

    总目标:通过实践,初步研究、探索出小学英语教学中语篇整体性教学的模式,改变传统的由BC板块入手,第一课时内完成重要句型、词汇的学习,第二课时再进入A板块话题篇的课堂教学模式,尝试和研究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直接从板块切入,整体听读语篇内容,感知全文,采用不同的形式(提问完成练习、指导阅读、小组活动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成为学习的主动参与者,激发其学习的英语的兴趣,为将来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具体目标:  

   1)通过研究,激发学生对英语的热爱,激发学生用英语思维的兴趣。  

   2)通过研究,使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落实在语篇整体性教学过程中,形成一种新型的体验、实践、参与、交流和合作的学习方式,实现整体语言的目标。  

   3)通过研究,提高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科学设计和有效整合能力。  

   4)通过研究,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小学英语教学模式。  

    三、研究内容  

1  牛津小学英语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有效对之进行整和的研究。  

牛津小学英语教材按“话题—功能—结构—任务”体系编写。话题、功能、结构、任务四个方面紧密联系、融为一体,既吸取国外教材注重交际、情景真实的优点,又发扬国内以往教材结构清晰、系统性强的长处,以利于学生在掌握语言基本结构的同时获得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和能力。句型不是通过机械性的单句操练进行教学,而是溶化在有情景的对话中,力求使学生在操练句型时就学到现实生活中有交际价值的语言。  

       目前为止,常州市武进区各小学普遍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从语言结构(CD板块)入手,再对语言功能(A部分情景会话板块)进行教学整合和剖析,将CD板块的重点句型结合B部分的新词呈现在一个情境中,从“点”的角度,进行呈现和讲解,重点难点逐个突破后再呈现A部分情景会话板块。用这种方法进行整合教学时,由简单到复杂,目的性明确,对于各项语法内容和知识结构,学生掌握扎实,在这基础上扫清词汇障碍后教学A部分,顺理成章。南京很多学校也在研究A部分的教学,他们就是在这样的思路下进行研究的。我们认为这种教学模式是从结构到功能的,而教材编排却又是截然不同的从话题功能到结构的意图,理论与实践之间产生这么大的反差,所以我们尝试从A板块直接切入教学,让学生整体感知话题情境,再突出CD板块的重点句型的教学,并根据书本提示的不同情境,用A部分情景会话板块中自然习得的语言进行滚动,以旧引新成为新的小对话或小故事,大大强调语言的拓展训练和运用。我们还要研究A部分情景中自然习得的语言在EFG板块中如何进行巩固和拓展训练。  

2  对语篇的整体性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的研究。  

传统教学重语法,轻意义,重语句,轻篇章,常常把文章一句一句进行语法讲解、分析,然后再学习一些语言知识。这样做把文章弄得支离破碎,不利于文章理解。而以语篇为单位组织语篇整体教学,在整个阅读过程中,无论生词问题还是理解问题,都应该让学生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思考,结合文化语言背景进行分析。根据A部分不同的情境话题,在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的前提下,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有个性化的设计。我们要根据儿童年龄特点,精心整合A部分情景,方法要合理多样。我们要研究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否有利于完成教学目标,是否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投入学习活动。  

1研究如何立足语篇教学,泛听精听,培养学生语篇整体听能。  

我们认为不仅阅读有泛精之分,听、说、写也应有精泛之分。的教学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迅速掌握语言规律,提高他们的语言实践能力。的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规律,也可以增加学生对未知语言规律的感性认识,为以后的语言规律的学习和掌握奠定基础。这样既能提高语言的复现率,帮助学生消化吸收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又为他们体验领悟语言创造机会。我们要研究利用A部分语篇,如何有效地做到泛听和精听,发挥原版录音的优势;听读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把注意力放在语音、语调、节奏的模仿朗读上,老师如何来指导学生模仿时语流的节奏和发音技巧(连读、爆破、弱读、送气与不送气等)。我们要研究学生在老师的指导和原版录音的引领下,语音素质发展的情况和在CD板块的滚动中,对图片进行想象,重组,合作编写,表演等的情况。这是在由结构到话题的上课模式中学生没法做到或很难做到的。  

2)研究如何立足语篇教学,四维一体,训练学生英语语感和口头表达能力。  

所谓四维一体训练,是将视、听、读、说四个维面有机结合,创设口语训练氛围,进行多元语言输入输出,使学生多维度地感知语言,多层次地习入语言,通过读说训练等多种形式培养他们的英语语感和口头表达能力。美国著名语言学家道格拉斯·布朗(1987)在他的语言教学原则一书中指出:“语言的最高境界不是掌握语言形式,而是掌握语言形式以完成语言交流功能。”训练中,我们可以从A部分情景会话板块入手,通过读、听、视、说多种形式的训练组合,营造轻松的口语学习气氛,声像结合、图文并茂地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意识。我们要研究如何通过A部分的情境,对话题进行表演、复述、转述、续写等的研究和实践。  

3)研究如何根据教材内容,合理使用实物、图片、挂图等直观教具,采用多种教学媒体及视听手段,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4)如何克服语篇整体性教学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产生的误区和偏差。  

传统教学重语法,轻意义,重语句,轻篇章,常常把文章一句一句进行语法讲解、分析,然后再学习一些语言知识。这样做把文章弄得支离破碎,不利于文章理解。而以语篇为单位组织语篇整体教学,在整个阅读过程中,无论生词问题还是理解问题,都应让学生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独立思考,培养其阅读能力。我们在教学中应该重视让学生主动获取文章信息,激发学生学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逐步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阅读教学。对研究中可能出现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误区或打着整体性教学的幌子却仍然只见句型不见语篇(即“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偏差进行分析和研究。  

3、评价的研究。  

对学生的评价  

1)学习兴趣  

通过观察、提问、座谈、问卷等方式了解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情况,原来有兴趣的学生是否保持甚至加强了学习兴趣,原来兴趣不高的是否有所改进。学生是否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习效果,特别是在基础英语学习阶段,提高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极其重要的。学生学习兴趣的变异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材内容和教师的教学。所以学生学习兴趣情况也可以用来作为评价教师的间接信息。  

2)情感、策略发展状态  

在学生课堂听讲、回答问题以及学生对话表演、小组讨论、排演英语小品等活动中观察了解学生的主动学习态度和合作学习情况。同时了解学生是否能够根据不同的学习任务调整学习策略。  

3)相应学段所学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通过课堂提问等方式检验教学效果。根据检验结果判断学生对教学重点的掌握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补救措施。  

4)综合语言技能运用能力  

对老师的评价  

1)教师是否充分理解教材编排意图及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并能合理地把握和使用教材。  

2)是否准确了解学生英语学习的总体水平及对活动内容的接受能力,活动容量和难度适合学生水平,是否能针对学生的水平对教材进行适度的调整和补充。  

3)学习活动的目的是否明确而又可操作性。  

4)学习活动的设计是否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使学生便于理解、便于掌握、便于运用,并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所发展。  

5)学习活动的设计是否能促进与其他学科间的互相渗透和联系,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协作精神和创新精神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6)学习活动的设计是否能促使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发展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学习活动的设计是否能在课外学习中得到延伸。  

8)教师在学生活动中是否能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  

9)教师是否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激励学生去探索实践。  

10)教师是否能在活动中与学生进行良好的合作,在适当时候给学生必要的帮助。  

四、研究方法  

    以行动研究为主,以文献资料研究、调查研究、实证研究和经验总结为辅。  

    五、研究措施  

    1、成立课题组:  

    组长:顾丽娟  

    副组长:曹叶娟  

    组员:葛清琴 汤玲霞 朱  丽杨素霞      刘宝杰   汪海莲       

    2、课题管理  

    做到六个一:有目标、有文本、有活动、有总结、有信息、有报告  

    六、成果呈现形式  

    1、论文集、公开课案例分析  

    2、英语活动方案设计  

    3、阶段研究报告和结题报告  

    七、研究计划  

    1、准备阶段:(文献研究、调查研究)200510月—20061  

    2、实证研究阶段:20063月—200712  

    3、总结阶段:200710月—20082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