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操作》
发布时间:2019-09-23 09:08:14 点击次数:

2011教海探航征文交流材料第104  

   

再论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操作  

镇江市京口区实验小学 杨 蓓  

   

英语阅读是对英语语段、语篇的阅读,是学习者运用所学词语、句型、语法等进行文本解读的过程,其最高境界为自主阅读、理解文意。在当下的中考、高考的英语试卷中,阅读题无论在所占比例和难易程度上都是不可小觑的。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英语文本阅读主要体现为对A板块的语篇教学,在 DEFH板块中也有渗透,语篇教学顺应了小学生年龄发展的特点,是根据学情应运而生的一种阅读教学新模式。但实质上,语篇教学却和阅读教学有着很大区别。他们的目标定位、阅读质量、实施方式不尽相同。再放眼现今小学英语教学,其中存在的两个现象值得深思:现象一、学生只能在课堂中跟着老师学习语篇,朗朗上口、兴趣盎然,但独立阅读的能力相当之弱。会不会是教师在语篇课中得太多,得太少?或者是不是我们的语篇教学还没有体现阅读的本质呢?现象二、学生升入初中,学习英语愈发地吃力,有的极其不适 应初中 老师的阅读课堂。怎样让小学教师的阅读课堂同初中老师的阅读课堂接轨呢?2010年初,实验组着手分析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对比初中英语阅读课堂,对小学阅读教学进行了研究。经过两年的研究,实验组在小学英语阅读的目标定位、资源开发和实施策略有了新的审视。  

一、调查、访谈,把握方向  

研究伊始,实验组对学校四、五、六年级的学生进行了数次抽样调查,从阅读时间、阅读意向、阅读方法等方面设计了问题,调查结果如下:  

1、阅读重心失衡   

阅读应该是师生双向享受文学作品的过程。教师在兴趣激发、技能指导上还缺乏正确的理念,致使学生课外英语阅读大多处于自流状态,课内阅读被牵着走。 小学生阅读的主阵地——“语篇课堂,被教师精心策划,缺少学生自主阅读的痕迹。  

2、阅读资源的匮乏  

此处所称的一是指读物的数量,二是指阅读的类型,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阅读量阅读面。而如今,学生们只有一本薄薄的英语书作为阅读教材,学生很难再找合适的阅读篇章,这让他们的阅读兴趣和质量大打折扣。  

3、阅读方法缺失   

调查、访谈显示大多数小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阅读方法。语篇教学侧重于”“,无形中把学生的阅读课堂变成了接受知识、认识生词、解析语法的课堂。孩子们不再将阅读本身当作一种汲取方式,而成为学习单词、句子语法的途径;他们不清楚阅读一篇语言材料可以采用什么方法。  

二、分析、比较,定位目标  

   探索阅读课堂必须基于现有英语教学实际。我区域的小学英语阅读主要以语篇教学为主,且发展相对完善。但学生被动阅读现象明显,教师牵引过多。初中的英语阅读教学则更加成熟,无论是教师的训练意识,还是教学方式,都值得小学教师学习。在小学开展阅读教学,必须明确目标定位,方能赴之实践。  

(一)英语阅读课和语篇教学课之比较  

1、学习者的角色不同  

在阅读训练课中,学生是唯一且自始至终的阅读者,各种任务和活动的出现不能改变学生作为阅读主体地位的实质,学生至进入课堂开始的首要任务就是阅读;但语篇教学不同,学生的角色是学习者,他们可以参与到教师设计的活动中开展学习、完成任务,而这些任务可以不是阅读任务,但一定是围绕语篇知识设计的任务。  

2、阅读课和语篇课的教学目标不同。  

前者以作为终极目标,任务和活动作为检验学生最终阅读质量的手段,在此过程中,技能、方法、情感体验体验和材料本身同样重要;而后者则侧重让学生跟随教师展开文本知识的学习,教师设计的环节辅助学生学习教材,所以学生自身的阅读方法和技能所用不多。所以,相比语篇课,阅读课堂更接近阅读的本质,其自主性更强,形式更开放,但操作不好却容易失去课堂的活动性和交互性。  

(二)小学英语阅读课和初中英语阅读课之比较  

通过访谈,笔者了解到区域内的一些中学已经为学生专门开设了英语阅读课(为与普通语篇教学课堂区别开来),重点训练学生精读、泛读、速度、浏览、跳读等方法技能,通过训练学生能快速且高效地阅读所给材料,准确吃透其文、其意。但就学情、教材来看,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和初中在课程的目标定位上毕竟有着很大的区别。  

1、同样重视阅读方法的传授,小学教师应更注重阅读技能的习得。  

阅读技能和方法是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使用的支持阅读目的达成的方式方法。从方法上分为:朗读、默读、泛读、精度;从技能上分为:略读、跳读、猜测、预测、推测、慢读等。无论在初中还是在小学,朗读、默读、泛读、精读都作为教师阅读教学的重要方法。但在阅读初体验的小学阶段,略读、跳读、猜测、预测等技能则用得较多。  

 2、同样重视阅读过程,小学教师应更注重语言点的传授与积累。  

在初中英语阅读课中新词新句量多,因此新授词句多同阅读过程分开,教师以降低文本阅读难度作为出发点,设计先锋任务,在读前活动中加以铺垫,为阅读中可能造成的障碍搭好阶梯。但在小学英语阅读中,并不必避讳难词难句,教师只将极度影响阅读推进的个别障碍词加以提前处理,在阅读过程中则巧妙设计语言点教学,阅读过程更体现为教与学的过程。这里总结出语言点教学的几条原则:  

1   不影响文意理解的语言点不必刻意教,即随文识字。  

2   同一类型的散落语言点集中教,即联合认知。  

3   重要的语言点结合情景重点教,即情景操练。  

4   灵活的语言点联系上下文拓展教,即随文识意。  

3、重视阅读内容的传授,小学教师应更重视个体体验的需要。  

根据心理学所示,小学生对有情趣的事和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李吉林的情景教学法强调让课堂形真、情切、意远、理蕴。所以在小学英语阅读课上,教师应为学生设置适当的情境,让其在情境中阅读,借助图画、音乐、实物、表演及生活场景引起他们的情绪体验,从而开拓广阔的想象空间,大大促进想象力的发展。其实现目标的流程大致为:  

感知——创设话题、引入情境、形成表象  

理解——深入情境、阅读理解、激发体验  

深化——再现情境、丰富想象、深入体验  

三、挖掘、开发,拓宽资源  

认知心理学家认为,阅读是获取知识发展和情感升华的重要途径,也是语言和思维相互作用的过程。由此可见,阅读内容的选择要充分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在具体选材中,教师可以考虑如下两点:  

1、阅读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英语水平发展的现状。  

2、阅读内容能否体现课程需要,教学需要和学生需要  

针对以上两点考虑,实验组开展了六种阅读资源的深度挖掘,根据阅读材料的来源途径或渠道,结合教学要素,把阅读材料分成以下五种:  

1、课本原创阅读材料  

教材中的每篇课文都是经过精选的,且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每个单元内容都围绕一个主题,这些内容串起来刚好是一个完整的话题,是教师开展阅读训练的首选材料。现实中,不少小学教师把课文的精读演化成了扫雷行动。在学生接触课文之前,教师将课文中的生词、生句及语法知识逐个攻破,然后再让学生回过头来看已经扫清障碍的课文,虽然这种方法也不失为阅读训练的一种,但如果教师自始至终都是如此做法,损失的是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我思考、探究的机会。实验组教师坚持整体呈现的原则,一般分为三步走:  

快速阅读中,教师提出简单问题,指导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运用略读扫读的方法,整体理解语篇的主旨大意和篇章结构,培养学生快速捕捉有关信息的能力。  

细读过程中,教师提出具体任务,指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同伴讨论,在文中寻找相关答案,同时对关键语言形式和内容进一步研习和理解,在具体语境中理解词句的意思及运用。  

语言输出可设计口头练习和书面练习,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发展学生的综合技能。  

2、课本改编语言材料  

小学课本中的语言材料百分之九十以上为对话式的,而学生在将来(包括目前试卷命制中)要面对的大多是段落、篇章式的阅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适当地引导学生将对话材料改编成篇章材料进行阅读比较,对学生的句型转换、人称变换、单复数变化及时态变换等综合知识有着巨大的训练价值。  

例如在教学《牛津英语》6B教材中的It’s was there单元时,过去时表达是教学的重、难点。源于情节需要,教材中出现的过去时的句子排布得较凌乱,特别对于后进生,不利于他们对文意的完整理解。考虑到这种状况,笔者在教完课文后,要求学生完成由课文对话内容转述而改写成的段落填空。一篇以过去时贯穿前后的课文呈现在学生面前。接着让学生看着课文归纳过去式的构成,比较单复数的变换,进而复述。整个阅读训练脉络清晰,条理分明,学生在学着改编课文的同时,提高了阅读能力。  

3、课外补充语言材料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旦阅读材料是读者真正需要的,便会大大提高阅读速度和效果。实践发现:足量的阅读训练和信息输入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教师除了书本知识外,可以额外加入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学生感兴趣的、能为教学服务的阅读材料。现在的网络和书店中各种资料众多,教师可以取之精华,弃其糟粕地进行选择。  

例如笔者在教授6B<Holloween>一单元时了解到学生对这个外国的鬼节感到陌生又新奇。根据学情,教师在上课开始就给他们呈现了许多关于万圣节风俗的图片,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一下节日期间人们的活动内容。随即,教师给出一段文字,涉及到万圣节人们的衣、食、住、行各方面的文化知识,并且还为里面的生词专门提供中文注解。教师提出的任务是:在阅读这段文字之后,完成教师给出的判断题。一篇小文章的阅读训练,解决了冗长的课文背景介绍,丰富了文化内涵,还提前预习了课文中的重要词组,真是一举多得,润物无声。  

4、学生口语提供阅读材料  

有研究表明,口语和听力是阅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教师阅读训练的任务之一就是保证学生掌握足量的听力练习,并把它作为引导阅读的前提。所以实验组教师利用每日课前5分钟时间对学生们进行————的训练。具体操作如下,教师每节课前让值日生准备一个topic(话题),当堂课演讲,其他学生仔细倾听,随后教师向大家提出几个问题作为刚才听的检查,学生说完答案后,教师迅速呈现值日生完整的发言内容,让学生们快速阅读,判断刚才的回答是否正确。收放结合的方法和学生自己提供的语言材料,将激发他人更大的潜能。听力在前,阅读在后的教学模式给了阅读训练更广阔的语言空间。  

四、试验、归纳、实践,确定策略  

在研究中前期,实验组对初中部分英语教师进行了访谈,访谈结果表明,初中的英语阅读教学有鲜明的特点,已经形成一套有效策略,但那些阅读策略用于小学教学显然是需要改进的。所以实验组通过实践课堂,尝试、构建出适合小学生学情的阅读策略。  

1、互动型策略  

这种策略有助于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师生共同积极参与,关系融洽。操作特点是:  

情景引入初步感知深度阅读巩固操练  

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绘生绘色描述、实物呈现、视频录音、多媒体展示等多种手段引出阅读材料,使学生初步感知,并产生要阅读的兴趣。以牛津小学英语6BHolidays》一课举例,开始阅读之前,老师设计了一项连线匹配题,旨在使学生初步预测文章大意,激发阅读兴趣,在阅读过程中有的放矢,降低阅读难度。如下:  

          

   

Read and choose  

    

    
    
    
    
    
    
    
    
   

   

   

   

   

   

   

   

   

   

   

   

   

   

   

   

2、参与型策略  

根据阅读材料的特点进行表演、复述等凭借互动共振的效应,促进语言材料的内化。  

操作特点是:  

呈现材料筹备文本表演展示总结提升  

2010年暑期,笔者融入到加拿大文学阅读课堂,接触到Drama课程,期间有丰富多彩的文学阅读、演绎形式。比如,Games(游戏)、 Role-playing(角色扮演)、Tableaux(静态的舞台造型)、 Choral Reading(合唱式阅读)、Chanting(唱圣歌)、Spontaneous Improvisation(由感而发的即席创作)、Corridor of Voice(回响的声音)和 Hot-seating(热座游戏)等。这些阅读活动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参与面。  

3、探究型策略  

跨文化阅读满足学生(特别是学有余力的学生)认知提升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它的基点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操作特点是:  

自读理解交流讨论小结巩固输出验收  

这种教学策略比较适合高年级,一般选择的阅读材料语言难度不大,接近所学的内容,并尽量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或者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笔者尝试了任务型语言训练的原则,设计出适合实验班学生的“4W\1H图像阅读法”—— WhenWhereWhoWhatHow从文本各个侧面提炼出、概括,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出来,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记录关键信息,即顺应一句中国古训——“不动笔墨不读书。例如:牛津英语 6A 中有一则阅读“Catch the thief”,教学中笔者做了如下设计:  

 When________  

Where________           Who                    Who  

                                       What                   What     policeman  

                 thief        How                    How  

学生在阅读的同时理清了人物和人物之间的关系,故事发展前后关联,最后的结果等等,对他们的分析、整理能力有相当有效的训练。  

4、交互合作型策略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所述,学习活动是一种满足需要的过程,分为基本需要和心理需要。高年级学生对于认知、理解、说明、自我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相对增强,他们不满足于书本知识,渴望了解外面的世界、世界的知识。所以本着对学生需要的理解,实验组以小组合作活动为抓手,精心开展交互式阅读教学。操作特点是:  

呈现材料分配任务阅读文本独立分析交流互补  

比如:在牛津小学英语中不乏文化线索,它们涉及万圣节化妆舞会,圣诞节赠送礼物,或者英美国家的诸多人文习惯等,笔者以此为契机,赠予文化阅读材料,四人合作小组,一人解决生词、一人归纳整理内容,一人朗读、一人表演,好、中、差水平学生人人有任务,人人实现自身的认知需要、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反复操作几次,笔者欣喜地感到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提高和技能方法培养均能在这样的活动中得以实现。  

5、开放型策略  

这也可以称之为弹性阅读,以课外读物为本,进行阅读教学。实验中,鼓励孩子开展课外广泛阅读。操作特点是:  

开列文本自主选择独立阅读展示分享  

实验班订阅了《学英语》《双语杂志》等刊物,其中内容切合学生学业水平和兴趣爱好,是课堂所学的延伸。英语阅读课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的准确度,使学生逐渐获得独立阅读英语的能力。所以掌握了一些简单的阅读技巧后,开辟阅读的第二天地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教学的原理、模式和活动》(吴立岗 主编)  

《江苏教育》2009年第11期,《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的词汇》  

        《中学外语教学》2010年第1,《有效阅读教学设计实例解析》  

《小学教学参考》2006年第12期,《小学生英语阅读怎样教才有效果?》  

   

附件